[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真空断路器极柱及其扩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3305.2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9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慈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七星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真空 断路器 及其 扩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元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进的真空断路器极柱及其扩展结构。
背景技术
极柱是真空断路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金属体、陶瓷体、下金属体,真空灭弧室的上端部为静端,下端部为动端;极柱的上部设有上接线端子,可通过上接线端子与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相连接;极柱的下部设有下接线端子,可通过下接线端子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相连接;一绝缘拉杆固定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上,真空灭弧室、上接线端子、下接线端子通常是采用环氧树脂固封在一起。可知,现有的极柱采用单进单出的接线方式,连接方式单一,且其在上接线端子和下接线端子的电气连接部分均为螺丝连接,绝缘和密封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真空断路器极柱为单进单出接线方式,连接方式单一且在上接线端子和下接线端子的电气连接部分均为螺丝连接,不能适应严酷的环境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两个下接线端子的真空断路器极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真空断路器极柱,包括环氧树脂体、设置于环氧树脂体内的真空灭弧室、以及设置于环氧树脂体上部与真空灭弧室静触头导电连接的上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环氧树脂体下部分别与真空灭弧室动触头导电连接的第一、第二下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体包括分别容置所述上接线端子和第一、第二下接线端子的上套管和第一、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设置有可与另一真空断路器极柱的第一或第二套管连接的连接结构,当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另一真空断路器极柱的第一或第二套管连接时,所述第一下接线端子与另一真空断路器的第一或第二下接线端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端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周面形成有与该第一定位孔连通的螺栓让位槽,所述上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面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套管还可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包括套体和形成于套体底部的环形固定件,该环形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准的第三定位孔,所述套体通过穿设于第一、第三定位孔的螺栓与第一套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端部可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包括套体和形成于套体底部的环形固定件,该环形套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准的第三定位孔,所述套体通过穿设于第二、第三定位孔的螺栓与上套管和第二套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为环氧树脂法兰绝缘套。
进一步地,所述套体顶部侧壁形成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让位缺口。
一种改进的真空断路器极柱的扩展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的真空断路器极柱,其一真空断路器极柱的第一套管与另一真空断路器极柱的第一套管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下接线端子与另一真空断路器极柱的第一下接线端子相连。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断路器极柱采用单进线双出线的结构适用于固体环网柜中,且接线端子和电缆连接处采用环氧树脂绝缘套进行绝缘密封,能够适 应严酷的环境,即使在高原和潮湿环境下使用,也能做到免维护,更加环保耐用;采用该真空断路器极柱的扩展结构可以实现各种电气连接的逻辑功能,应用更加广泛,能有效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极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极柱扩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七星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七星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3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器
- 下一篇:252kV灭弧室弹性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