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手动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4167.X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6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江;徐金贵;徐培富;郑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江 |
主分类号: | A47L5/02 | 分类号: | A47L5/02;A47L9/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手动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具体说是一种背负手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电供电的吸尘器由于拖着一条电源线使用很不方便,并且耗能大,大多数功率在1千瓦左右,工作2到3个小时就因过热必须停止工作进行散热冷却,否则就会出故障。另外蓄电池供电的吸尘器还具有电池较贵,使用2至3年就需更换电池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电源,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背负手动吸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内部设有两端带滚轮的滑轮板,在滑轮板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气囊和下气囊,所述上气囊的上端和下气囊的下端分别与壳体的内壁连接,在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排气弹簧阀、第一进气弹簧阀和第二排气弹簧阀、第二进气弹簧阀,集尘室将第二进气弹簧阀包裹在其中,滤尘网设在集尘室的中间部位,集尘室通过连通管与第一进气弹簧阀连接,在集尘室的下侧连接有气管,在气管的一端连接有吸尘头,平衡杆的两端与滑轮板的两端连接,导向套将平衡杆的定位,在壳体的一侧设有操纵杆,操纵杆的一端与壳体一侧的支架连接,操纵杆的中间部位与平衡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气囊轮流吸气工作方式,用手操作操纵杆,操纵杆带动滑轮板上下移动,固定在滑轮板上的两个气囊轮流拉伸、压缩,完成连续吸气、排气,达到利用吸尘头吸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第一排气弹簧阀, 2、上气囊, 3、第一进气弹簧阀,4、平衡杆,5、壳体,6、吸尘头,7、操纵杆,8、气管,9、集尘室,10、滤尘网,11、第二排气弹簧阀,12、第二进气弹簧阀,13、滑轮板,14、下气囊,15、导向套,16、连通管,1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壳体5的内部设有两端带滚轮的滑轮板13,在滑轮板13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气囊2和下气囊14,所述上气囊2的上端和下气囊14的下端分别与壳体5的内壁连接,在壳体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排气弹簧阀1、第一进气弹簧阀3和第二排气弹簧阀11、第二进气弹簧阀12,集尘室9将第二进气弹簧阀12包裹在其中,滤尘网10设在集尘室9的中间部位,集尘室9通过连通管16与第一进气弹簧阀3连接,在集尘室9的下侧连接有气管8,在气管8的一端连接有吸尘头6,平衡杆4的两端与滑轮板13的两端连接,导向套15将平衡杆4的定位,在壳体5的一侧设有操纵杆7,操纵杆7的一端与壳体5一侧的支架17连接,操纵杆7的中间部位与平衡杆4的一端铰接在一起。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当用手操纵操纵杆7向上运动时,带动平衡杆4和滑轮板13向上运动,滑轮板13压缩上气囊2,在压力作用下第一排气弹簧阀1打开,第一进气弹簧阀3关闭,上气囊2通过第一排气弹簧阀1向外排气,下气囊14也在滑轮板13带动下向上运动并通过第二进气弹簧阀12吸气,同时第二排气弹簧阀11关闭。当用手操纵操纵杆7向下运动时,过程正好相反,上气囊2吸气,下气囊14排气。吸尘头6可进行向上气囊2和下气囊14吸气,达到吸尘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江,未经张彦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4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企业培训开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