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箔式变压器绕组浇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4394.2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气(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变压器 绕组 浇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箔式变压器绕组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高压箔式变压器绕组线饼间的过渡连接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线圈线饼间的过渡连接箔均布置在接线面板的对面(即线圈的背面)。为此,在设计模具时,需要多增加一个凸台空间来布置线饼间的连接箔;线圈在浇注时无形中增加了环氧树脂材料的使用量,同时会使到线圈局部的温升增加。
如图1所示,现有高压箔式变压器绕组浇注模具的外模1为一个整体,包括前面凸台2和背面凸台3,形状为椭圆形,现有模具还存在以下缺点:1、模具在使用及存放过程中需要占用较大的操作场地;2、模具由整张钢板卷制而成、加工难度较高,受自身加工设备的制约,模具均需要外购,不仅采购周期长、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箔式变压器绕组浇注模具,降低了材料的生产成本、提高变压器线圈的外观质量和性能水平(降低线圈局部温度),同时对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箔式变压器绕组浇注模具,包括外模、浇模面板和浇模端板,所述外模由两个半圆形模板组成,两个半圆形模板分别固定在浇模面板的两侧,两个半圆形模板的端部之间形成模具浇注口,所述外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浇模端板,所述外模、浇模面板和浇模端板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将模具背面的凸台部份去掉,由原来的椭圆形、经改进后变为圆形模具,线圈内部线饼间过渡箔连接、由原来的在背面改为在前面(即接线面板内)。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压等级为6.3KV~35KV环氧浇注箔式线圈所需的高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模具由双面凸台改为单面凸台后,线圈浇注用的环氧树脂混合料使用量比以往的可降低15~20%;2、外模由两个半圆形模板组成,可进行整套加工生产,大大的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3、外模具与浇模面板可分拆,两半圆外模可堆积码放,节省了操作场地的空间;4、线圈装模时,按原来的操作工艺、(线圈背面)饼间连接箔处均需要加垫一层宽300㎜、厚1.5㎜、与线圈等高的玻璃网格板,以提高其机械强度,本实用新型不存在上述要求,降低了绝缘材料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浇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浇模端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3所示:一种高压箔式变压器绕组浇注模具,包括外模1、浇模面板4和浇模端板5,所述外模1由两个半圆形模板组成,两个半圆形模板分别固定在浇模面板4的两侧,两个半圆形模板的端部之间形成模具浇注口6,所述外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浇模端板5,所述外模1、浇模面板2和浇模端板3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模具在安装时,先用螺丝先将外模1的两个半圆形模板固定于浇模面板4的侧面,然后在模具的两头套上浇模端板5;再用收紧夹(注:统一配件)对模具的浇注口进行收紧至规定尺寸,这样使外模1、浇模端板5、浇模面板4形成一个整体;线圈经浇注、固化成形后;拆卸模具时,视模具的使用频繁,可不分拆模具,这样能保证其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气(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气(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4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爆型低压真空馈电开关
- 下一篇:变压器铝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