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4909.9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芳;谢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防水测试装置,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运用气压以测试待测物防水性能的防水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器的领域中,直接插入式电连接器为一种常见的电连接器,该直接插入式电连接器通常包括公连接体和母连接体,在使用时,将公连接体和母连接体进行相互嵌套锁合,而使公连接体和母连接体内的电气端子以机械方式连接。另外,公连接体和母连接体上分别连接有导线,导线通常是通过压接的方式插入公连接体和母连接体中,并与公连接体和母连接体内的电气端子连接。然而,一旦不慎使用上述的直接插入式电连接器,使公连接体和母连接体内部的电气端子或导线沾染水分或其他液体,可能造成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减少或导致连接短路,不但无法传递讯号,还可能因而破坏电连接器,甚至破坏电连接器所在的整个电气与电子电路,进而造成危险,因此,在电连接器的领域中的各家厂商需针对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进行测试。
然而,在目前各家厂商提供的测试装置均需人工操作,且在每次的测试过程中,测试装置需要重新设定,造成准确性不足且费时费力,同时降低测试工作效率,因此造成各家厂商在测试时的困扰。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的防水测试装置,即为本实用新型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物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测试装置,可运用于测试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测试装置,可增加测试的准确性,并可省时省力,且可提升测试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防水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待测物的防水性能,其中,该待测物是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且于该第二侧部上具有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该防水测试装置包括:上基座,其设有用于容纳该待测物的该第一侧部的第一腔体;下基座,其设有用于容纳该待测物的该第二侧部的第二腔体,且于该第二腔体的底部设有通孔;压制部,其用以使该上基座、待测物与该下基座紧密接合;密封件,其置于该下基座的第二腔体的底部,用以使该第二侧部的连接部与该密封件间形成密闭空间;气压单元,其连接该下基座的通孔,并用以产生一气压于该密闭空间内;以及气压感测单元,其用以感测该密闭空间的气压。
于上述的防水测试装置中,该连接部具有一外缘凸出的凸出部,通过令该上基座盖压于该连接部的凸出部,以令置于该第二腔体的底部的密封件抵靠住该连接部的底部的连接界面。
于上述的防水测试装置中,还具有气压指示单元,用于显示该气压感测单元所感测到该密闭空间内的气压感测值。
于上述的防水测试装置中,该压制部还具有本体与垂直动作件,且该下基座位于该本体上,该上基座连接该垂直动作件,以由该垂直动作件使该上 基座对准该下基座进行压制动作。
于上述的防水测试装置中,该防水测试装置还包括或连接至计算机系统,用以控制该垂直动作件以及该气压单元,并接收该气压感测单元所感测得到的气压感测值,以分析该待测物的防水性能。
于上述的防水测试装置中,该气压单元还通过气管连接该下基座的通孔。
综上所述,由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测试装置辅助测试人员用以测试电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可增加测试的准确性,省时省力,并可有效提升测试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待测物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用于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待测物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用于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测试装置的下基座与密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用于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测试装置动作时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5是用于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测试装置与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
1,防水测试装置;
11,上基座;
111,第一腔体;
12,压制部;
12a,垂直动作件;
12b,本体;
13,下基座;
131,第二腔体;
133,通孔;
15,密封件;
17,气压单元;
171,气管;
19,气压感测单元;
2,待测物;
2a,第一侧部;
2b,第二侧部;
20,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4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雾处理装置
- 下一篇:无线随钻测斜仪系统的正脉冲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