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相间短路的三相线路相线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6546.2 | 申请日: | 201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良;柴传烈;于晓牧;马启玉;赵政雨;王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卓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相间 短路 三相 线路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配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使三相供电线路相间负荷均衡分配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个整体的供电系统,在其三相供电线路中,各相线间负荷的均衡分配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涉及到三相供电线路的相线电流均衡问题,还涉及到减少线路损耗、电网的经济运行及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由于供电系统三相负荷的不平衡,某一相负荷偏大,使线路损耗增加。同时,这一相线路在大负荷下工作,既会影响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又降低了变压器的供电能力。
故此,三相供电线路中相线负荷的均衡分配,对整个配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以及保证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均是十分关键的。
公告日为2011年05月18日,公告号为CN20183900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遥控相位自动切换开关”,其在切换开关中设置三个相互独立且带有互锁装置的单相开关;各单相开关电源输入端与三相线路三根相线对应连接,各单相开关的输出端并联;在其下端设置一个电流互感器;在切换开关上设置电子模块;负荷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电子模块的监测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三个单相开关分/合闸控制电路或模块的控制端依次对应连接;电子模块的监测信号输出端和控制信号输入端,经无线网络或载波线路与集中控制中心连接。其除了具有漏电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功能之外,还能在供电线路的三相电源之间遥控切换某一单相负荷线路所在的相序,有利于实现各相间负荷的均衡分配。
上述技术方案可顺利实现某一单相负荷在三相供电线路的各相线之间的切换,也解决了线路负荷调整的自动化问题,有助于自动实现各相间负荷的均衡分配,便于远程操作。
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三个单相开关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的三根相线对应连接,三个单相开关的输出端并联,与负荷侧电源输入线对应连接。这种电路连接方式和控制模式,仍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两个相线同时接通的状况,一旦开关出现故障,导致两个相线同时接通发生短路时,便会造成供电事故,因此其安全可靠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相间短路的三相线路相线切换装置,其采用“多选一”的旋转切换方式,且在切换过程中断开其与负荷端的连接,整个切换过程安全可靠,彻底避免了换相开关装置出现故障时发生两个相线短路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避免相间短路的三相线路相线切换装置,包括带有三相四线的主电源输入端和单相的主电源输出端的换相开关壳体,其特征是:
在换相开关的壳体中设置一个相线切换开关和一个自复位单相开关,相线切换开关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的三根相线对应连接;相线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与自复位单相开关的电源相线输入线对应连接;单相开关的电源相线输出端设置一个用于监测负荷电流的电流互感器;
在换相开关壳体内或换相开关壳体上,设置包括自复位单相开关“断开”/“接通”及切换开关电机的“通电”/“断电”操作命令发生功能电路和无线网络或载波信号远传/接收功能模块电路的电子模块;
所述电子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自复位单相开关“断开”或“接通”及切换开关电机的“通电”或“断电”控制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依次对应连接;
电子模块的监测信号输出端和控制信号输入端,经无线网络或载波线路与集中控制中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相线切换开关是电动式旋转切换开关。
所述的电子模块包括单片机或工控机模块电路。
所述的电子模块还包括电流、电压、漏电监测与保护功能电路。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三选一”的旋转切换方式,在任何情况下只能接通一根相线,可彻底避免换相开关出现故障时发生两个相线短路的情况;采用“先断开电源输出,再进行输入端三相电源相线间切换”的切换方式和电路连接模式,整个切换过程是在无负荷状态下切换,可避免切换时动、静触头接触过程中打火的现象,从而更加提高了供电运行的安全性;
2.能够根据线路负荷电流的变化,再结合数据远传和遥控技术,遥控单相开关断开及切换开关将负荷切换到其他相线上,解决了线路负荷调整的自动化问题,并使线路负荷的调整实现及时性,同时还可对电流、电压和漏电进行监测和保护;
3.整个换相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经济实用,便于远程操作,有助于自动实现各相间负荷的均衡分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卓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卓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6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并网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处理多晶硅生产废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