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移动式托盒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7275.2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0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家岭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15/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41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移动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具体地指一种自动移动式托盒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托盒分离装置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故障率高,取盘效率低,易出现取空盘及重叠盘的状况,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结构简单,取盘效率的高的托盒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移动式托盒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移动托盒机构,在一个左右移动的支架上安装有可转动的输送带或同步带,在输送带或同步带的两旁安装有能使托盒导向的导向条,在移动的支架正上方安装有自动上托盒机构和/或在移动的支架两旁安装有自动下托盒机构。
所述的自动上托盒机构包括:带中空腔的托框;位于所述中空腔边沿的底部的多个档块,挡块上面有叠装的托盒;第一气缸,其位于所述中空腔的下方,所述第一气缸内的第一活塞杆可伸缩至所述中空腔内;顶端设有吸盘的吸盘支架,其位于所述的第一活塞杆上;第一气缸固定在固定支架上。
所述的自动下托盒机构包括:托盒位于导向条中,前方露出;固定杆;滑轨,位于所述固定杆旁边;滑杆,位于所述滑轨中;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活塞杆与所述滑杆连接;抓手位于所述滑杆上,用于抓取从同步带传出的托盒。
所述的多个挡块为至少八个,分别位于四边形中空腔体的四个边。
所述的多个挡块为至少四个,分别位于四边形中空腔体的四个边或位于相对的两个边。
所述的多个挡块的一部分用小气缸代替,且该小气缸的活塞杆在托盒被吸下时瞬时缩回,正常状态伸出托着托盒。
所述吸盘设有负压生成组件,该负压生成组件包括:抽气装置;以及控制器,与所述抽气装置连接,控制其抽气产生负压。
所述滑杆的运动端部设有缓冲器。
所述的自动上托盒机构的前方设有自动下托盒机构,自动下托盒机构包括:托盒位于导向条中,前方露出;固定杆;滑轨,位于所述固定杆旁边;滑杆,位于所述滑轨中;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活塞杆与所述滑杆连接,抓手位于所述滑杆上,用于抓取从同步带传出的托盒,第二气缸在气缸控制器的控制下有规律的运动;且此机构用于汤圆的排列和承托。
所述的自动下托盒机构的后方设有自动上托盒机构,自动上托盒机构包括:带中空腔的托框;位于所述中空腔边沿的底部的多个档块,挡块上面有叠装的托盒,第一气缸,其位于所述中空腔的下方,所述第一气缸内的第一活塞杆可伸缩至所述中空腔内;顶端设有吸盘的吸盘支架,其位于所述的第一活塞杆上,第一气缸固定在固定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在自动上托盒机构中,叠装的托盒被挡块支撑在中空腔体中,第一气缸内的第一活塞杆向上运动,吸盘支架顶端的吸盘触及托盒的底部,并将托盒吸住。然后第一活塞杆缩回,托盒被吸盘带动向运动并向下挤压挡块,越过挡块后随第一活塞杆往下继续运动,直至遇到输送带或同步带并搁置于其上面,由于第二活塞杆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将吸盘从托盒的底部拉开,实现托盒与吸盘的分离。分离后的托盒从输送带或同步带传出。输送带或同步带两旁的导向条用于固定托盒的传输方向,防止在输送过程中,托盒发生偏移。
在自动下托盒机构中,第二气缸工作控制第二活塞杆运动,从而带动滑杆移动,使得抓手抓取从输送带或同步带中传出的托盒,将其置于通向工作间的传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用零部件少,可以精准地分离和取出托盒,特别是在通过支撑小气缸能有效保证取盒时不会出现取空盒及取重叠盒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移动式托盒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移动式托盒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自动移动式托盒机构包括: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基座支架7、自动上托盒机构和自动下托盒机构。基座支架7上安装有输送带或同步带,输送带的两边安装有导向条,导向条用于防止托盒在输送带或同步带上传输时,发送位置偏移。自动上托盒机构安装在基座支架的上方,自动下托盒机构安装在基座支架7的两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家岭,未经汪家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7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压线滚轮快速装卸系统
- 下一篇:输送带封闭式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