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抓管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7329.5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姚继宝;王铁宇;徐从高;黄晨晨;肖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精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4 | 分类号: | D01H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管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抓管器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环锭细纱机成纱满管后的落纱操作是由人工插拔纱管或落纱小车来完成的,这种落纱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用工多,而且会引起细纱机停机时间长,从而大大降低了细纱机的运转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抓管器总成,通过气囊推动顶块夹紧纱管,将纱管夹持在套筒中,快速实现纱管的插拔,另外插管时依靠弹性套筒将纱管插到锭子底部,不会损伤锭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抓管器总成,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并形成有空腔,位于空腔上方的壳体上弹性安装有与横向的套筒;空腔内设有顶块,所述的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顶块的上端向上穿过隔板上的通孔并伸出,顶块与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并密封,空腔内的底部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与隔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顶块与气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顶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弹簧座,所述隔板的底部与顶块两侧的弹簧座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
所述的抓管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外接有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气囊推动顶块夹紧纱管,将纱管夹持在套筒中,能够快速实现纱管的插拔,另外插管时依靠弹性套筒将纱管插到锭子底部,不会损伤锭子,从而提高了锭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抓管器总成,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通过隔板2分隔并形成有空腔3,位于空腔3上方的壳体1上弹性安装有与横向的套筒4;空腔3内设有顶块5,隔板2上设有通孔,顶块5的上端向上穿过隔板2上的通孔并伸出,顶块5与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并密封,空腔3内的底部设有气囊6,气囊6外接有气源,气囊6与隔板2之间具有间隙,顶块5与气囊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顶块5的两侧分别设有弹簧座7,隔板2的底部与顶块5两侧的弹簧座7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8。
进行抓管作业时,气源向气囊6内充入气体,气囊6膨胀并推动顶块5迅速上移,顶块5夹紧位于套筒2内的纱管,从而实现将纱管夹持在套筒2内,此时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当纱管未插到锭子底部时,气囊6排气收缩,弹簧8复位并收缩,在弹簧8的拉动作用下,顶块5下移并不再夹持纱管,然后通过套筒4的自身的弹力将纱管顺利插到锭子底部,避免了对锭子造成的损坏,提高了锭子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精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精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7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瓶充灌防错卡具
- 下一篇:一种三维编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