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源热泵工程桩内埋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8131.9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0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雷建平;陈焰华;张再鹏;马利英;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源热泵 工程 桩内埋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工程的施工领域,应用于在结构工程桩内埋设PE塑料管作为“能量桩”的工程中,能避免PE管穿越结构防水层,减少建筑物漏水的可能性,并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在结构工程桩内埋设PE管作为“能量桩”能提高换热效率,并能大幅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中的应用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埋设于工程桩内的垂直PE管最终要通过与水平安装的PE集管连接引至室内或地面,而工程桩均位于带有防水要求的结构底板下面,因此存在垂直PE管如何通过结构底板与水平PE集管互相连接的问题;目前的施工工艺均通过在结构底板上设“防水套管”来达到上述目的,这种施工工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PE管要三次穿过防水层,其中两次穿过设于结构底板下的专用防水层,一次穿过兼有防水功能的结构底板。
2、由于工程桩内埋管数量很多,在兼有防水功能的结构底板上设数量众多的防水套管存在一定的渗水或漏水风险,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地源热泵工程桩内埋管系统,该地源热泵工程桩内埋管系统可以避免地源热泵工程桩内埋管多次穿越防水层,实现不渗与不漏目的。
一种地源热泵工程桩内埋管系统,包括垂直管和水平集管,水平集管埋设于结构底板内并经结构承台穿入工程桩,垂直管从结构底板穿入与水平集管连接。
所述结构底板设有降板区,垂直管穿入降板区并在降板区内与水平集管连接。
所述水平集管与垂直管的连接处设有钢套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水平集管和垂直管与结构的一体化施工,从而避免了内埋管两次穿越结构底板下的防水层。且具有不渗不漏的效果。
将水平集管安装至所需位置后,通过在相应位置对结构底板集中实施极小范围内的“局部降板”,让水平集管直接从降板区的侧面接至室内地面,从而避免了在结构层上设防水套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垂直管6和水平集管4,水平集管4埋设于结构底板3内并经结构承台2穿入工程桩1,垂直管6从结构底板3的降板区8穿入并在降板区8内与水平集管4连接。
所述水平集管4与垂直管6的连接处设有钢套管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由以下四步构成:
1、按传统施工工艺在工程桩内埋设垂直管6。
2、评估在结构底板3内安装水平集管4的可行性,必要时应适当增加结构底板3的厚度。
3、在结构承台2内将水平集管4与垂直管6连接。
4、在结构底板3内安装水平集管4至降板区8内。
5、在降板区8内将水平集管4与室内管网连接并对降板区8进行回填成建筑垫层7。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水平集管4和垂直管6与结构的一体化施工,从而避免了内埋管两次穿越结构底板3下的防水层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未经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81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旧塑料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高压预付费计量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