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抗干扰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8472.6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克畏;伍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亿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2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马文峰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抗干扰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抗干扰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GPS卫星信号到达地面用户接收机时相当微弱(大约-160dBW),比接收机的热噪声还要低约30dB,微弱的干扰就可能导致GPS接收机不能稳定,特别是人为的恶性干扰,导致系统精度降低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失去导航能力,GPS抗干扰技术已经成为卫星导航接收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GPS具有其他导航设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己方作战时能否有效利用GPS;一方面研究如何破坏或干扰对方GPS的正常使用。GPS接收机要接收到高质量的卫星信号,就必须满足:1.尽可能的消除卫星信号以外的其他信号的干扰;2.通过GPS天线使得卫星信号能够得到一定的增益。目前常用的技术主要分两种:多波束技术和自适应天线阵技术。多波束天线能产生多个并行可控波束,将每个波束控制在所选定的卫星方向上,使接收卫星信号最强,同时削弱其它信号的干扰。但这一技术实现起来十分困难,这主要是因为GPS信号很弱,根本无法通过GPS信号接收功率来调整波束方向。而天线自身又不具有方向性,也无法利用已知的卫星绝对方向对波束进行调整。因此,如果想应用这一技术就需要其它系统提供有关天线方向的信息,这是一般用户所具备的基本条件。相比之下,自适应天线阵技术更为简单实用,它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在干扰信号到达方向形成天线辐射方向图零陷,在干扰波方向形成零点,以此对干扰信号起到一个屏蔽作用。自适应抗干扰天线的优点在于能够完全独立工作,不需其它外界设备的支持,也不需对接收机内的软件进行任何修改,缺点则是天线的体积增加、而且自适应信号处理器设备较为复杂。自适应天线的一般结构通常采用4-16天线阵元结构,相邻阵元间距一般取为接收信号中心频率波长的1/2,阵元间距过大,降低接收信号相关度;阵元间距过小,将在方向图引起不必要的波瓣,因此阵元半波长间距通常是优选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干扰天线装置,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抗干扰天线装置,包括四个BD2-B3频点接收天线,一个GPS-L1/BD2-B1频点接收天线,一个GLONASS-L1频点接收天线,四个BD1-S频点接收天线及一个BD1-L频点发射天线,BD2-B3频点接收天线与GPS-L1/BD2-B1频点接收天线连接,GPS-L1/BD2-B1频点接收天线与GLONASS-L1频点接收天线连接,GLONASS-L1频点接收天线与BD1-S频点接收天线连接,BD1-S频点接收天线与BD1-L频点发射天线连接,BD2-B3频点接收天线及BD1-S频点接收天线呈圆阵分布方式排列,且1/4波长<3/1波长<1/2波长。
作为优选,所述BD2-B3频点接收天线及BD1-S频点接收天线还可呈方阵分布方式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种新型抗干扰天线装置采用圆阵及方阵的方式排列,使得天线阵元间距设计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了接收信号相关度,能有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波瓣,且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新型抗干扰天线装置,包括四个BD2-B3频点接收天线,一个GPS-L1/BD2-B1频点接收天线,一个GLONASS-L1频点接收天线,四个BD1-S频点接收天线及一个BD1-L频点发射天线,BD2-B3频点接收天线与GPS-L1/BD2-B1频点接收天线连接,GPS-L1/BD2-B1频点接收天线与GLONASS-L1频点接收天线连接,GLONASS-L1频点接收天线与BD1-S频点接收天线连接,BD1-S频点接收天线与BD1-L频点发射天线连接,BD2-B3频点接收天线及BD1-S频点接收天线呈圆阵分布方式排列,且1/4波长<1/3波长<1/2波长,所述BD2-B3频点接收天线及BD1-S频点接收天线还可呈方阵分布方式排列。
从机械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B盒体1与B盒盖2是用于封装B微带板3的,第一盒体4和G盒盖5是用于封装G微带板6的,4mm射频双面板8安装在安装板7上,安装板7起固定作用;B盒体1与第二盒体3通过安装板7与4mm射频双面板8安装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其连接更加合理。BD2-B3频点接收天线及BD1-S频点接收天线既可呈圆阵分布方式排列,又可呈方阵分布方式排列,且相邻阵元间距尽量保持一致,并满足1/4波长<1/3波长<1/2波长的设计,使得阵元间距设计更加合理,有效增强了接收信号相关度,且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波瓣,减少了安装的繁琐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适于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亿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亿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8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接线柱
- 下一篇:多频寄生耦合天线及具有耦合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