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曲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9192.7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南;何仁庶;戴竞雄;周继辉;李华军;刘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5006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制冷 压缩机 曲轴 | ||
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压缩机的零部件,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曲轴。
㈡背景技术:制冷压缩机以电机作为动力源,由电机的转子带动曲轴旋转,曲轴与连杆配合,使活塞在气缸座缸孔内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循环。压缩机内部零部件高速运动,各个运动副和零部件之间需要有良好的润滑,如果润滑不充分,构成运动副的零部件会有磨损,大大增加了制冷压缩机的摩擦功耗,降低了压缩机的COP,更严重的会导致制冷压缩机的卡死现象的发生。
目前,为了满足制冷压缩机良好的润滑条件,制冷压缩机行业中普遍采用曲轴偏心式离心泵油结构,该泵油结构由吸油管和曲轴构成。吸油管压入到曲轴进油孔中,现有的曲轴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当曲轴旋转时,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压缩机壳体内油池中的冷冻机油将沿着吸油管进入到曲轴的进油孔中,依次流经过渡油孔、径向出油孔、螺旋油槽、斜向通油孔的进油口、斜向通油孔、空腔油室和出油口,使制冷压缩机各个零部件之间得到充分润滑,此种泵油系统效果显著,润滑充分,但当偏心曲轴的偏心量较大时,按照此种油路设计,偏心轴内的空腔油室将破坏偏心轴的强度,使偏心轴的强度无法满足制冷压缩机的设计要求。如果增大偏心轴的直径,虽然能解决曲轴的偏心轴的强度问题,但偏心轴直径的增大,必然会使与偏心轴配合的连杆大头增大,增加了制冷压缩机的生产制造成本,十分不划算。
㈢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传统曲轴的偏心轴内部有空腔油室而导致偏心轴强度不够,制冷压缩机的摩擦功耗大和润滑不充分导致的运动副的零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曲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传统的曲轴进行改进,它是由长轴、平衡块和偏心轴三部分组成,长轴端部沿轴向分别开有进油孔和与进油孔相连的过渡油孔,过渡油孔中段开有径向排气孔,过渡油孔尾部开有径向出油孔,长轴后段开有螺旋油槽,平衡块内开有斜向通油孔,螺旋油槽一端与径向出油孔相连,其特征是:所述斜向通油孔的一端为进油口,该进油口延伸至长轴尾部与螺旋油槽相连,斜向通油孔另一端延伸至偏心轴的中段,并在偏心轴表面形成出油口,在偏心轴一侧还开有出油槽,出油槽的一端与斜向通油孔的出油口相连。
为了达到最好的润滑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斜向通油孔的孔径大小为φ2~φ3.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向通油孔两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呈180°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偏心轴上的出油槽倾斜布置在偏心轴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省掉了空腔油室,偏心轴上还开有一个出油槽与斜向通油孔的出油口相连,这样压缩机运转时,压缩机壳体内的冷冻机油会沿着吸油管进入进油孔,然后依次流过过渡油孔、径向出油孔、螺旋油槽、斜向通油孔的进油口、斜向通油孔、斜向通油孔的出油口和出油槽,曲轴旋转时,冷冻机油中的制冷蒸汽会从径向排气孔中直接排出,此种设计,不仅满足了曲轴的偏心轴的强度,而且还使制冷压缩机的各个零部件都得到了良好的润滑,降低了制冷压缩机的磨损功耗和COP。
㈣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制冷压缩机上的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出油槽,2-斜向通油孔的出油口,3-斜向通油孔,4-螺旋油槽,5-径向出油孔,6-过渡油孔,7-进油孔,8-径向排气孔,9-长轴,10-斜向通油孔的进油口,11-平衡块,12-偏心轴。
㈤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3、4,本实用新型由长轴9、平衡块11和偏心轴12三部分组成,长轴9端部沿轴向分别开有进油孔7和与进油孔7相连的过渡油孔6,过渡油孔6中段开有径向排气孔8,过渡油孔6尾部开有径向出油孔5,长轴9后段开有螺旋油槽4,平衡块11内开有斜向通油孔3,斜向通油孔3的孔径大小为φ2~φ3.5mm,螺旋油槽4一端与径向出油孔5相连,特别是:所述斜向通油孔3的一端为进油口10,该进油口10延伸至长轴9尾部与螺旋油槽4相连,斜向通油孔3的另一端延伸至偏心轴12的中段,并在偏心轴12表面形成出油口2,斜向通油孔两端的进油口10和出油口2呈180°交错布置,在偏心轴12一侧还开有出油槽1,出油槽1倾斜布置在偏心轴12的表面,出油槽1的一端与斜向通油孔的出油口2相连,即构成了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9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