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播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99247.4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4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新;张昆;丁筱玲;毕明;李庆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播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装置,尤其是一种与动力装置运动快慢相适应的自适应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精量播种已成为现代播种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发展方向。
传统播种机排种装置多采用以下传动方式:播种机向前运动,带动机架下方的地轮旋转运动,地轮通过链条或者其他方式带动播种器进行旋转,但由于地轮阻力大,或者经常被泥土堵塞,会出现打滑的情况,地轮在与地面的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时,不能准确的带动播种器同步进行播种,因此会出现漏种和播种效果不好的情况,需要人工进行补苗。
另外,由于播种量的调节通常是通过人工计算并手动调节播种器,费时费力,难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精量播种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播种装置,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用于检测动力牵引装置的传感器并根据快慢调整步进电机转动,从而达到准确播种、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播种装置,包括支架、播种箱、播种器,支架上设有播种箱,播种箱底部连通有播种器,所述的播种装置还包括有电源,与所述电源连接有第一单片机、步进电机;与所述第一单片机连接有传感器、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连接上述播种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牵挂播种装置动力装置上并检测动力装置轮转速。
上述的播种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动力装置上的第二单片机系统,上述传感器采用旋转编码器并连接第二单片机,第二单片机连接无线发射装置,与无线发射装置对应有无线接收装置,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连接在第一单片机上。
上述的播种装置,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与无线发射装置为蓝牙无线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用步进电机代替地轮作为执行操作机构,带动排种器转动,这样就减小了地轮打滑对播种均匀性的影响;另外,用步进电机拖动播种器可以通过编程手段,直接对播种量等参数进行设置,使用方便且系统稳定性好,切实保障排种器转盘与播种机具前进速度同步,从而提高播种机精播智控的准确性和播量均匀性。当控制信号驱动步进电机时,步进电机改变转角,转角的连续变化即为步进电机的转速输出。排种器的轴向位移固定为最大值或定值时,步进电机驱动排种器主轴,实现播量变化。工作时需通过速度传感器采集机具前进速度信号、直接读取码盘上要输入的播种量,从而达到自动控制排种器的目的。
因动力装置一般都是拆卸式的与播种机连接,而且动力装置一般只有在播种过程中才会与播种机连接,因此采用第二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固定在动力装置上,两者采用无线对接方式,这样传感器的数据线不必要经动力装置一直延伸或缠绕到播种机上,方便非播种时间动力装置与播种机的分离,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播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适应播种装置,包括支架1、播种箱2、播种器3,支架1上设有播种箱2,播种箱2底部连通有播种器3,所述的播种装置还包括有电源,与所述电源连接有第一单片机11、步进电机4;与第一单片机连接有旋转编码器类传感器13、用于驱动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17;所述驱动电路17的另一端连接步进电机4;所述步进电机4输出端连接上述播种器3,所述传感器13安装在牵挂播种装置动力装置上并检测动力装置轮。
还包括第二单片机系统12,上述传感器连接第二单片机12,第二单片机12连接有上述编码器传感器13和无线蓝牙发射装置,与无线蓝牙发射装置对应有无线蓝牙接收装置,所述的无线蓝牙接收装置连接在第一单片机11上。
使用过程中,传感器13安装在动力装置——拖拉机的轮毂的一侧,传感器13检测轮毂行走,然后将信号传递给第二单片机12,经编码器进行编码,第二单片机12经无线蓝牙系统发射给第一单片机11,第一单片机11根据第二单片机12传送的信息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步进电机,作出适应性调整。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检测轮毂的转动频率,并根据此频率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频率,从而控制播种机的转动频率,保证播种后株距均匀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99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铸锭炉石墨坩埚组件
- 下一篇: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