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蛙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1582.3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9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31/11 | 分类号: | A63B31/1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任永武;须一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蛙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蛙鞋,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套具有交错排列的不同厚度结构的蛙鞋。
背景技术
浮潜及潜水均是时下风行的水中运动,而随着人们对于水中运动器材的外型、舒适度、耐用度与售价等方面的要求提高,相关业界逐渐发展出各种蛙鞋的创新技术,其中以穿戴舒适且价钱合理为业界最主要的研发方向。
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脚型大小,或为细长、短扁,或为宽大、窄小,因此同一蛙鞋产品无法适用于所有使用者的脚型,导致使用者可能因为蛙鞋的设计与脚型无法完全舒适服贴,而造成挑选上的不便与困扰;另一方面,制造商为配合使用者的不同脚型需求,也得因此开发多种尺寸版型的蛙鞋产品,对制造商而言无异会增加成本开销,而这势必将转移并反映到产品售价上;再者,销售商也必须引进各种尺寸版型的蛙鞋,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尺寸脚型需求,这会增加商场摆售及存货的空间成本。
另一方面,倘若使用者受限于选择不够多样化,而仅得购买无法完全配合脚型的蛙鞋,则如图1所示,当使用者在穿着蛙鞋1潜水时,足套11便无法依使用者的脚型而确切地贴附于使用者的脚部周围,从而形成空隙,造成使用者在水中活动时,需施加较大的力量方可控制蛙鞋,以致无谓地耗费体力。因此,若购置不合脚的蛙鞋,不仅降低使用者在进行潜水时的活动效率,还可能让使用者对穿着的舒适满意度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蛙鞋,使其能够依不同脚型大小而略带弹性延展,从而适用于各使用者,同时解决使用者穿戴舒适问题及穿脱方便的特性,又不会因需要开发多种尺寸而增加成本开销等问题,乃为业界亟需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蛙鞋,通过蛙鞋的足套上不同厚度结构的交错排列,使足套能够依不同脚型而弹性调整并紧密贴附使用者的脚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蛙鞋可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脚型尺寸,进而减少因开发多种尺寸蛙鞋所增加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蛙鞋,其包含:
足套,具有周围部及底部以共同限定足部容置空间,所述周围部具有多个第一结构及多个第二结构;
两个肋条,分别自所述足套的两个侧部,向前延伸;
蹼面,形成于所述两个肋条之间;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二结构间隔错置,且各所述第一结构的第一厚度大于各所述第二结构的第二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厚度偏厚的第一结构的支撑稳固的特性与厚度偏薄的第二结构的延展性好的特性,在使用者穿戴蛙鞋时,不仅无需担心蛙鞋的大小及形状无法紧密贴附于使用者的脚部,以致于蛙鞋有漏洞造成进水而感到不适,还可根据不同的脚型进行延展,而使所有脚型的人都能够舒适穿戴以及穿脱方便。而对于制造商而言,不必针对各种需求而制造不同尺寸的蛙鞋,从而降低成本开销。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优选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蛙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蛙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蛙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蛙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蛙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蛙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蛙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蛙鞋的立体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蛙鞋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蛙鞋的另一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蛙鞋的示意图;及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蛙鞋的另一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数个实施例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然而,关于实施例中的说明仅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实用新型。须说明的是,在以下实施例以及图示中,与本实用新型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图示中各元件的尺寸及相对位置关系仅用以示意以便于了解,非用以限制实施比例及尺寸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1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靠背件和车辆座椅靠背
- 下一篇:一种风电场群远程管控一体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