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伪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2261.5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民;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伪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电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伪电线。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线一般是由导体和绝缘体组成,绝缘体包覆在导体外层,绝缘层是以高分子材料为基料的材料着色后制成,体现在电线上就是一层单色绝缘层,而单色绝缘层很容易与其他的产品想混淆,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可能会因为标识性不强,而失去了在市场应有的质量优势地位。电线在市场上需求量巨大,而且进入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给合法生产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消费者选择了劣质产品也会对产品失去信心,所以生产标识性强的电线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线产品标识性太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且具有较强产品标识性的新型防伪电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防伪电线,包括导线、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由第一颜色单元构成的圆环以及内圆环外至少一个突起结构组成;所述外绝缘层包覆于内绝缘层外,由第二颜色单元组成,且与所述圆环外的突起结构共同形成一个外圆环结构;所述突起结构在电线表面形成至少一条标识线。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电线在直观上就可以判断出,与其他产品的不同,具有良好的防伪效果。
进一步,所述标识线的宽度为1~2mm。其余的空间进行喷码电线产品信息,选择宽度为1~2mm有利于电线的喷码。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防伪电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此种电线的结构更加新颖,具有较强的产品标识性,能够很容易的区别于其他的电线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防伪电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防伪电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新型防伪电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的新型防伪电线,包括导线1、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内绝缘层由第一颜色单元构成的内圆环2以及内圆环2外的一个突起结构4组成;所述外绝缘层3包覆于由第一颜色单元构成的内圆环2外,由第二颜色单元组成,且与所述内圆环2外的突起结构4共同形成一个外圆环结构;所述突起结构4在电线表面形成一条标识线5。
实施例二
图3所示的新型防伪电线,包括导线6、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内绝缘层由第一颜色单元构成的内圆环7以及内圆环7外的两个突起结构9、10组成;所述外绝缘层8包覆于由第一颜色单元构成的内圆环7外,由第二颜色单元组成,且与所述内圆环外的突起结构9、10共同形成一个外圆环结构;所述突起结构9、10在电线表面形成两条标识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2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承式双绞铜芯通信线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