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机斜盾尾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2285.0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盾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宋松 |
地址: | 214107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机斜盾尾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机盾尾刷,尤其涉及一种盾构机斜盾尾刷。
背景技术
盾构机主要应用于隧道施工中。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管片是静止不动的,盾体连续移动,因此盾尾和已装管片之间存在相对滑动,这样就会造成盾体外部的污水和泥沙进入盾构内部,会对盾构机内部造成不必要的磨损。为了防止外部污水和泥沙进入盾构内部,就需要对盾尾和管片之间进行密封处理。目前,常见的盾尾密封是采用在盾尾内壁上安装三道尾刷环进行密封,且每道尾刷环都是由多个与盾构机轴线呈0°角布置的尾刷组成,这样一来虽然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与盾构机贴合不紧密、易断丝的缺点,同时每道尾刷环上相邻的两个尾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密封间隙,从而使得密封效果不理想。所以尾刷需经常修复和更换,成本较高,且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机斜盾尾刷,其解决了尾刷现有技术中贴合不紧密、易断丝和存在密封间隙等缺点,保证了尾刷的结构强度,改善了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盾构机斜盾尾刷,包括架体和多层钢丝束,所述多层钢丝束上端放置有上弹性钢片,下端放置有下弹性钢片,并通过销轴一起固定在架体内,所述多层钢丝束均与盾构机轴线方向呈相应角度布置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多层钢丝束为四层,且上层两钢丝束组成第一斜尾刷,下层两钢丝束组成第二斜尾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尾刷和第二斜尾刷在架体内错开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机斜盾尾刷,其通过在多层钢丝束上下两端增加弹性钢片,实现工作时弹性钢片对中间的钢丝束夹紧并加以保护,保证了与盾构机贴合紧密、不易断丝;采用多层钢丝束均与盾构机轴线方向呈相应角度布置安装,使得钢丝束对相邻尾刷间的密封缝隙进行密封,提升了密封效果;通过第一斜尾刷和第二斜尾刷在架体内错开布置,增加了密封的面积,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盾构机斜盾尾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盾构机斜盾尾刷的俯视图。
图中:
1、架体,2、钢丝束,3、上弹性钢片,4、下弹性钢片,5、销轴,6、第一斜尾刷,7、第二斜尾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盾构机斜盾尾刷,包括架体1和多层钢丝束2,所述多层钢丝束2上端放置有上弹性钢片3,下端放置有下弹性钢片4,并通过销轴5一起固定在架体1内,所述多层钢丝束2均与盾构机轴线方向呈相应角度布置安装。具体的,多层钢丝束2为四层,且上层两钢丝束2组成第一斜尾刷6,下层两钢丝束2组成第二斜尾刷7。所述第一斜尾刷6和第二斜尾刷7在架体1内错开布置。
工作时,管片和盾尾产生相对滑动,上弹性钢片3向下弯曲,压紧钢丝束2,使得下弹性钢片4和钢丝束2与管片外弧面始终紧密接触,同时上弹性钢片3和下弹性钢片4加紧钢丝束2,提高密封效果并保护钢丝束2;钢丝束2均与盾构机轴线方向呈相应角度布置安装,使得钢丝束2覆盖住相邻尾刷间的密封缝隙。
所述盾构机斜盾尾刷,其解决了尾刷现有技术中贴合不紧密、易断丝和存在密封间隙等缺点,保证了尾刷的结构强度,改善了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盾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盾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2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插接的LED筒灯
- 下一篇:自动更换工具附件的夹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