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5617.0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9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J33/00 | 分类号: | B62J33/00;H05B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给人们的出行、上班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紧握在电动车把手上,很快便会冻得发麻,尽管人们戴上保暖手套,仍难以阻挡寒冷的天气;为此,急需提出一种可行性方案解决现有电动车把手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车把手,该电动车把手可加热、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把手本体内部设有电加热装置,该电加热装置包括一控制电路和一工作电路;控制电路中串联接入有用于调整电加热装置温度的电阻箱R0和热敏电阻R1,所述控制电路由第一电源U1为其供电;工作电路接入一发热电阻R2,且发热电阻由第二电源U2为其供电;所述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通过电磁继电器连接,控制电路的导线圈缠绕在电磁继电器的铁芯上。
进一步,上述第一电源为蓄电池,第二电源为为电动车供电的铅酸电池。
进一步,上述把手本体内部充满导热液体,该把手本体两端封闭。
进一步,上述把手本体外侧覆盖有一保温层。
进一步,上述控制电路中还连接有一控制开关S,控制开关位于把手本体一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加热装置中包括两用于调整控制电路电流的电阻箱和热敏电阻,充分利用了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阻止降低的特性,使得控制电路电流达到设定值,激发缠绕在该控制电路导线上的电磁继电器将衔铁吸下,切断用于给电动车把手的工作电路,使电动车把手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不变的状态,保证了电动车把手的可加热性;把手本体外侧设置的保温层进一步增加了把手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电动车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卸图。
图3为电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4,电动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所述把手本体内部为一空腔,该把手本体内部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一工作电路,用于给电动车热把手加热;一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工作电路的工作状态,使得电动车把手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上。控制电路中接入阻值可调的电阻箱R0和热敏电阻R1,该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该控制电路由外置的蓄电池进行供电,工作电路中接入一发热电阻R2,电动车所使用的铅酸电池为该发热电阻R2供电。
所述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之间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电连接,且所述电磁继电器的铁芯缠绕在控制电路的导线圈上,并由控制电路对工作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把手本体内部充满着导热、绝缘的液体,该把手本体的两端处于封堵状态。
所述把手本体外侧覆盖有一保温层,该保温层降低了把手本体1内部热量的散发,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车把手的保温效果。
所述控制电路内部还连接有一电路控制开关S,作为优选的,控制开关S位于把手本体的内端部,也可以位于把手本体的外端部。
先接通工作电路,使工作电路工作,再接通控制开关S,使控制电路工作,整个电加热装置温度升高,根据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温度升高,阻值降低,使得控制电路电阻值减小,相应的,流经控制电路的电流值增大,当控制电路电流值增大到一定值时,电磁继电器铁芯把位于其上方的衔铁吸下,切断工作电路,使电动车把手维持在设定温度上,当温度低于所设定温度时,衔铁弹上去,工作电路工作,保证电动车把手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
当需要改变电动车把手的设定温度时,只需要调大/调小电阻箱R0的阻值,进而使电动车把手的设定温度升高/降低。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5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