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源的热能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7063.8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3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婵歌;杨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热源 热能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热源的热能传输装置,具体是为地热发电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导热方式的热能传输装置,本实用新型导热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稳定。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能源日益枯竭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世界上由能源紧张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开门锁,地热能作为一种干净、无污染、的能源,可以缓解能源紧缺的问题,作为一种辅助的能源进行发电和取暖,节约各种常规能源,特别是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无疑成为一种常规能源很好的替代品,传统的地热发电方式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其基本原理与火力发电类似,也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首先把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地热发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或称为地热发电,这种发电方式由于能量转换次数很多,所以能量的利用率很低,只是适合大型地热发电,而且建设成本很高,对于中小型的地热资源根本无法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地热源的热能传输装置,能够充分应用在各类规模的 地热资源上,具有热能传导率高,工作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热源的热能传输装置,包括热收集器6,和热收集器6相连通的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以及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固定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和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的连接架8。
所述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和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包括内管螺纹1、导热管2、管螺纹对接处3以及外管螺纹4,内管螺纹1和外管螺纹4在管螺纹对接处3配合。
在所述导热管2外层设置一层耐高温防腐蚀的材料9。
在所述导热管2和耐高温防腐蚀的材料9之间设置一层隔热保温材料10。
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应用在各类规模的地热资源上,具有热能传导率高,工作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地热源热能传输装置示意图
附图2为地导热管安装示意图
附图3为导热管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管螺纹(2)导热管(3)管螺纹对接处(4)外管螺纹(5)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6)热收集器(7)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8)连接架(9)耐高温防腐蚀材料(10)隔热保温材料(11)导热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热源的热能传输装置,包括热收集器6,和热收集器6相连通的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以及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固定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和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的连接架8,使用连接架8,防止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和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发生倾斜扭转,
如图2所示,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和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包括内管螺纹1、导热管2、管螺纹对接处3以及外管螺纹4,内管螺纹1和外管螺纹4在管螺纹对接处3配合,内管螺纹1套进外管螺纹4旋转即可安装,采用管螺纹对接,可以防止流体的导热介质外漏,安装过程简易方便,并且连接牢固稳定。
如图3所示,在导热管2内为导热介质11,外层设置一层耐高温防腐蚀的材料9,这样避免了导热管2在井下被腐蚀导致导热管2发生破裂,导热介质流出的问题,极大的延长了导热管2在地热井下的工作寿命。优选的,在导热管2和耐高温防腐蚀的材料9之间设置一层隔热保温材料10,很好的防止了导热介质热量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热源的热能传输装置,在热收集器6两端安装好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和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之后,将热收集器6首先放入地热井下,然后通过不断的一节一节的安装导热介质传出导热管5和导热介质传进导热管7逐渐深入地热井下,直到地热源处为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结构的变化代替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系统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科林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7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探损检测的软固结磨粒气压砂轮光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学习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