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O2吸收塔及包括其的低温甲醇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7219.2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5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森;郜时旺;王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1B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 sub 吸收塔 包括 低温 甲醇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制气体、天然气以及其他羰基气体净化、处理和回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O2吸收塔及包括其的低温甲醇洗设备。
背景技术
低温甲醇洗工艺是上世纪50年代开发并投入行业生产的净化工艺,主要是用于净化以煤、水煤浆、渣、或重油为原料所制取的合成气。目前,低温甲醇洗工艺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煤制天然气、城市煤气、工业制氢等的气体净化工艺过程中。
在图1中给出了一种现有的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包括吸收、解吸以及甲醇热再生的步骤,以下将参照图1进一步说明现有技术中低温甲醇洗工艺的情况。
步骤(一)、吸收步骤:采用气体吸收装置对对原料气28进行气体吸收并释放净化气,一种较为具体的步骤如下:
如图1所示,采用第一贫甲醇溶液30对原料气28进行第一次吸收,形成气液混合物,该气液混合物经过冷却器1冷却至预定温度后,形成第一富甲醇溶液34,该第一富甲醇溶液34进入气液分离器2,在气液分离器2中分离脱水后,生成第一气体和第一液体36。第一液体36通过甲醇热再生步骤中的甲醇-水分离塔27脱出水,生成甲醇蒸汽后回收。
第一气体进入甲醇洗涤塔4,甲醇洗涤塔4包括位于塔的上段的脱碳段4a和位于塔的下段脱硫段4b。第一气体进入甲醇洗涤塔4后与自甲醇洗涤塔4塔顶流下的第二贫甲醇溶液51逆向对流接触,该第一气体在脱硫段4b经脱硫处理后进入塔的上段脱碳段4a,并在脱碳段4a经脱碳处理后形成净化气39,净化气39冷凝后回收。
在上述甲醇洗涤塔4中,第二贫甲醇溶液51在脱碳段4a经脱碳处理后形成第二富甲醇溶液,第二富甲醇溶液中的第一部分43在脱硫段4b中经脱硫处理后形成第三富甲醇溶液38。
第二富甲醇溶液的第二部分42流入到第一闪蒸罐8内,经气液相分离,形成A部分第二气体31和A部分闪蒸富甲醇溶液45(即无硫富甲醇溶液45)。第三富甲醇溶液38流入到第二闪蒸罐7内,经气液相分离,形成B部分第二气体和B部分闪蒸富甲醇溶液46(即含硫富甲醇溶液46)。A部分第二气体31和B部分第二气体汇合成第二气体37经循环气压缩机3压缩增压作为循环气29回流至气液混合物中。
步骤(二)、解吸步骤:利用解吸装置解吸无硫富甲醇溶液45和含硫富甲醇溶液46中气体,一种较为具体的步骤如下:
无硫富甲醇溶液45(即A部分闪蒸富甲醇溶液45)被分成无硫富甲醇溶液A1股49和无硫富甲醇溶液A2股48,无硫富甲醇溶液A1股49流入CO2产品塔9的顶部,无硫富甲醇溶液A2股48流入H2S浓缩塔10的顶部,同样的,含硫富甲醇溶液46(即B部分闪蒸富甲醇溶液45)分为含硫富甲醇溶液B1股47和含硫富甲醇溶液B2股50,含硫富甲醇溶液B1股47流入CO2产品塔9的中部,含硫富甲醇溶液B2股50流入H2S浓缩塔10的中部。流入H2S浓缩塔10中的无硫富甲醇溶液A2股48和含硫富甲醇溶液B2股50进一步膨胀,解吸出气体后生成第四富甲醇溶液53,第四富甲醇溶液53经泵15抽取,升温后流入到CO2产品塔9的下端,在CO2产品塔9解吸出溶液内溶解的大量CO2气体后,与经CO2产品塔9解吸后的无硫富甲醇溶液A1股49和含硫富甲醇溶液B1股47汇合形成第五富甲醇溶液57,第五富甲醇溶液57流入到H2S浓缩塔10下段,在H2S浓缩塔10的下端通入低压氮气59气提使CO2脱吸,达到H2S被浓缩的目的后生成第六富甲醇溶液58。
在CO2产品塔9中解吸出的CO240从CO2产品塔9的顶部排出后冷却、回收。在H2S浓缩塔10中解吸出的气体与低压氮气59经升气板进入H2S浓缩塔上段,用塔顶的无硫无硫富甲醇溶液A248脱硫后,形成尾气41从H2S浓缩塔塔顶流出,冷凝后排入大气。
上述第四富甲醇溶液53可以通过与再生后的贫甲醇溶液52、第二部分的第二富甲醇液42进行换热升温后进入CO2产品塔9底部。
步骤(三)、甲醇热再生步骤,利用甲醇热再生装置再生贫甲醇一种较为具体的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7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干法脱硫用流化槽
- 下一篇:一种甲基吡啶生产线废气水封分布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