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7702.0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童明伟;童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翔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冲击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属换热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却装置有风冷式、水冷式、蒸发冷却式三种。风冷式由于換热系数低,为推化传热,往往在换热管外加装翅片来扩大换热面积,这势必要增加冷却装置的重量、体积与成本,同时能耗也要加大;水冷式要附加水泵、水池,体积也相当庞大,同时能耗也不少;蒸发冷却式要采用凉水塔来冷却循环水,凉水塔却循环水系统相当复杂,水损失达到10%以上,成本也相当昂贵。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利用无数的微小气泡从水中上浮冲击传热管来强化传热的特性而提出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
它应包括換热管(1)、多孔板(2)、进风道(3)、进水阀(4)、水盘出水阀(5)、盛水盘(6)、循环水泵(7)、鼓风机(8)、进口联箱(9)、出口联箱(10)、排风道(11)、换热管水盘(12)、出气孔(13)、空气泡(14)、回水管(15)。把鼓风机(8)的出口与进风道(3)的入口相联通固结,进风道(3)与1~20个换热管水盘(12)底部水平安装的多孔板(2)相联通,但不直接与排风道(11)联通;1~20个换热管水盘(12)的上方留有与排风道(11)相通的1~20 个流道;盛水盘(6)置于进风道(3)的底板之下,底板上开有回水孔(15);出水阀(5)的入口与盛水盘6底部相联通固结,出水阀5的出口与循环水泵(7)的入口相联通固结;循环水泵(7)的出口与1~20个进水阀(4)的入口相联通固结,1~20个进水阀(4)的出口分别与相应的1~20个换热管水盘(12)相联通固结。換热管(1)的一端与进口联箱(9)相联通固结,換热管(1)的另一端与出口联箱(10)相联通固结。多孔板(2)必须水平安装,多孔板(2)上开有均匀布列的1~100000个直径为1mm~10mm的出气孔(13)。
当鼓风机(8)向进风道(3)鼓入高压风后,启动循环水泵(7)从盛水盘(6)经过滤网抽水向换热管水盘(12)送水,此时进风道(3)中的气体将穿过多孔板(2)上的出气孔(13)在换热管水盘(12)中形成大量的空气泡,不断地撞击換热管(1),将換热管(1)中流过的介质冷却下来,这样便成为体积小、使用方便、高效传热的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图,
图2.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A-A视图
图3.是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多孔板示意图。
其中:1--換热管;2--多孔板;3--进风道;4--进水阀;5--水盘出水阀;6--盛水盘;7--循环水泵;8--鼓风机;9--进口联箱;10--出口联箱;11--排风道;12--换热管水盘;13--出气孔; 14--空气泡;15--回水管。
实施案例:
图1也是150KW/-30℃的低温一体化制冷机凝结器用气泡冲击式热交换器图。鼓风机(8)送出的压力600Pa,流量5000m3/h空气进入风道(3)后流进2个换热管水盘(12)底部水平安装的多孔板(2)下部。每块多孔板(2)面积为1mx1m=1m2,其上按10mm×10mm见方布置的10000个Φ3的通孔,换热管水盘(12)必须水平安装,换热管水盘(12)内离底面多孔板(2)距5mm装有Φ12×0.8的由无缝钢螺旋槽管所制成的两组蛇形換热管(1),这两组蛇形換热管(1)间相距10mm且呈错列布置,每组換热管(1)的一端与进口联箱相(9)联通固结,另一端与出口联箱相(10)联通固结。高压高温的气态工质从进口联箱(9)流经換热管(1);循环水泵(7)从装有过滤网的盛水盘(6)中抽水,为防止结垢、冻冰及水生生物的繁殖,盛水盘(6)中用加入20%浓度的乙醇胺水溶液,乙醇胺水溶液被泵进2个换热管水盘(12)中,使水溶液将两组換热管(1)淹没;空气流从2个换热管水盘(12)底部的多孔板2穿过10000个Φ3的通孔后,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地撞击各自的換热管(1),将換热管(1)中的气态工质冷凝成液态后汇聚到出口联箱(10)供往节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翔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翔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7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