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张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7928.0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倪建民;岳灵平;章伟国;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泰仑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4 | 分类号: | H02G7/0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张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夹,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耐张铁塔的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用于将绞线固定在耐张杆塔的耐张绝缘子串上,起锚固作用,是高压输电线路中与大截面导线配套的重要金具,它除了承受导线的全部拉力外,还是全导电体,所述必须在保证耐张线夹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
常用的耐张线夹由管体、引流板、引流线夹和钢锚等组成,最常见的液压型耐张线夹通过压接将导线的钢芯部分连接在钢锚上,铝线连接在铝管上,铝管与钢锚固定连接,过渡用的导线通过引流板和铝管电气连接。
这种传统的耐张线夹如图1所示,引流板和导线一般是单面连接,即引流板的一端制成平板状,导线的端头也压成平板状,然后通过螺栓将引流板与导线固定,该种连接方式时常发生引流板与导线接触不良或因接触面太小而引起过热的现象,安全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性高、电能损耗少的耐张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张线夹,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后端设置有钢锚,所述管体还设置有引流板,该引流板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开口向下。
将导线的端头通过压制后形成平板状,插入线槽,使得导线端头的两个表面与线槽两个内表面充分接触,大大提高了接触的面积,有效降低了接触电阻,使得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减少了损耗;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可大大降低导线和引流板对连接件的剪切力,提高了连接的强度,降低了对连接件材料、尺寸的要求,减少了安装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线槽内设置有引流线夹,所述引流线夹与所述引流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板和引流线夹上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引流板和引流线夹通过螺栓相互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线夹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接线部和固定板,所述接线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10~30度。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板通过抱箍连接于所述管体上,且引流板与所述管体电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抱箍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引流板与导线两面接触,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导电性能强,电能传输过程中损耗小;
2、加大了引流板的机械强度,在使用过程中引流板不易因受力过大而断裂,延长了引流板的使用寿命;
3、提高了引流板与导线的连接强度,降低了对连接用螺栓的材料、尺寸要求,提高了安装的可靠性,降低了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引流板与导线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引流板,21、抱箍,22、线槽,23、防滑槽,3、引流线夹,31、固定板,32、接线部,4、螺栓,5、钢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耐张线夹,如图2所示,包括管体1,管体1的后端设置有钢锚5,管体1还设置有引流板2,引流板2通过抱箍21连接于管体1上,抱箍21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槽23,且引流板2与管体1电气连接,该引流板2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线槽22,线槽内设置有引流线夹3,引流板2和引流线夹3上均设置有螺栓孔,引流板2和引流线夹3通过螺栓相互固定。
引流线夹3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接线部32和固定板31,接线部32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板3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10度。
安装时,接线部32和管体1的一端分别与导线相连接,引流板2上的抱箍21套置于管体1上,钢锚5套接于金具串上,将引流线夹3的固定板31插入引流板2的线槽22中,并通过螺栓固定。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接线部32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板3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0度。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接线部32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板3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为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泰仑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泰仑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79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微型直流电源
- 下一篇:力标准机的高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