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8083.7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9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轩;刘海燕;孔繁苓;郝霄鹏;赵文光;邢承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32 | 分类号: | D01H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24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锭 翼压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纺粗纱机的锭翼压掌,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防脱纱结构的锭翼压掌。
背景技术
现有棉纺粗纱机锭翼压掌的导纱机构,其进纱口通道与所述压掌板的板面垂直且与压掌臂之间的夹角呈锐角,导纱孔与该进纱口联通,并在导纱孔上沿纱的运动方向开有导纱槽。但是此类导纱机构在使用时容易造成纱线从导纱机构脱出,特别是自动落纱粗纱机在满纱后,集体自动落纱时,由于在落纱过程中,随着龙筋在上升或下降,粗纱与导纱机构之间有相对运动,所以纱线容易从导纱机构中脱出,影响下一落纱的升头成功率,增加了挡车工的劳动量,也影响了纺纱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纱锭翼压掌,由于压掌板上的特殊导纱机构,使得在落纱时,纱线不易从导纱机构内脱出,方便了工人操作,不但提高了挡车工的看台数,与此同时,还提高了纺纱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压掌杆、压掌臂和压掌板,所述压掌臂与所述压掌杆垂直,所述压掌臂呈弧形,所述压掌臂上靠近所述压掌杆的一端处设有过纱孔,所述压掌板位于压掌臂上远离压掌杆的一端;所述压掌板上设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包括设置进纱口,与所述进纱口联通的导纱孔,在所述压掌板上沿纱线运动方向设有一导纱槽,所述导纱槽为一沿纱线运动方向由深至浅的凹槽,所述导纱槽的一端与所述导纱孔贯通,所述导纱槽的另一端至所述凹槽与所述压掌板的前面相交处为止;所述进纱口处设有一防脱纱结构;所述压掌板上,位于压掌臂与压掌板交界处的后面设有一过纱槽,所述过纱槽为一沿纱线运动方向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讲,所述进纱口形成的通道及其与所述压掌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形成的防脱纱结构有以下几种优选方案:
(1)所述进纱口形成的通道与所述压掌板的板面相垂直,该通道与所述压掌臂之间的夹角α呈锐角,所述防脱纱结构由设置在所述进纱口与所述导纱孔之间过渡部位的一凸缘所形成的防脱钩所构成,所述防脱钩的凸缘轮廓与相对面的进纱口轮廓之间具有间隙。
(2)所述进纱口形成的通道为一“Z”字型横截面的通道,该通道与所述压掌臂之间的夹角α呈锐角,所述防脱纱结构由该“Z”字型横截面通道构成。
(3)所述进纱口形成的通道为一与压掌板板面相倾斜的通道,该通道与所述压掌臂之间的夹角α呈锐角,所述防脱纱结构由该倾斜的通道构成。
(4)所述进纱口形成的通道与所述压掌板的板面垂直,该通道与所述压掌臂之间的夹角α呈锐角,所述进纱口呈一喇叭口状,其开口的宽度自上而下由宽渐变到窄,所述防脱纱结构由该喇叭口状的通道构成。
(5)所述进纱口形成的通道与所述压掌板的板面垂直且位于压掌板上方,该通道与所述压掌臂之间的夹角α呈钝角,所述防脱纱结构由该设置于压掌板上方的进纱口的通道构成。
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其中,所述压掌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轴孔,两个轴孔的回转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两个轴孔中均装配有套管。所述压掌板上、位于所述导纱槽与所述压掌板的前面相交处可镶嵌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为钢质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利用在压掌板上设置的特殊导纱机构,使得在落纱过程中,随着龙筋的上升或下降,粗纱与导纱机构之间即使有相对运动,由于导纱机构的作用,在落纱时,纱线也不会轻易地从导纱机构内脱出,从而方便了工人操作,提高挡车工的看台数和纺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锭翼压掌的主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实施一的压掌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2是图3-1中J-J所示剖面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实施二的压掌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4是图3-3中J-J所示剖面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实施三的压掌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6是图3-5中J-J所示剖面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实施四的压掌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8是图3-7中J-J所示剖面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防脱纱锭翼压掌实施五的压掌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10是图3-9中J-J所示剖面图;
图3-11是本实用新型中过纱槽的G向视图;
图4是图2中C-C所示剖切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8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粉碎还田机
- 下一篇:经拓扑优化设计后的龙门铣床水槽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