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监测桃蛀螟的诱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9129.7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5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洪柱;崔艮中;马四国;刘翠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监测 桃蛀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信息素的释放载体,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监测桃蛀螟的诱芯。
背景技术
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ee))又名桃斑螟,俗称桃蛀心虫、桃蛀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有100余种。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就有桃蛀螟严重为害的记载。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气候的变化等,致使该虫在国内很多地区的为害逐年快速加重,已成多种果树、经济作物等的重要害虫。桃蛀螟幼虫蛀入果内,严重时造成“十果九蛀”,造成大量落果、虫果,严重影响食用和商品价值,影响水果出口外销。泰安地区每年因桃蛀螟为害损失板栗达25万公斤以上,减产20%。浙江武义县防治不力的栗园栗蓬受害率高达30%~50%。近年在一些省区还为害高粱、杂交油用葵花,尤其是玉米,应引起重视。
化学防治在桃蛀螟的综合防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速效、简便和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特别是在大发生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应急措施。由于桃蛀螟钻蛀性为害的特点,在果实被害初期单从外面一般不易判断是否已受害。因此,在进行化学防治前,应做好预测预报。利用桃蛀螟性诱剂可进行预测虫口密度及发蛾高峰期,指导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盲目用药。此法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无残留,对人畜无害,保护天敌,操作方便,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随着国人日益关注食品安全,以及国际贸易对绿色农业的需求,全社会形成共识,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填补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影响环境,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用于监测桃蛀螟的诱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监测桃蛀螟的诱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芯载体呈柱体形状或管状,载体内设有桃蛀螟性诱剂。
所述柱体形状载体由圆柱形杯状容器及设在容器下方的球体形状诱体一体制成,所述圆柱形杯状容器底部外直径5-8mm,高4-12mm,顶部外直径6-12mm,顶部内直径4-10mm,底部内直径4-7mm,壁厚0.5-2mm,所述球体形状诱体其直径为4-6mm。
所述管状载体由塑料管组成,该塑料管外直径为0.8-5mm,内直径为0.1-4.8mm,壁厚为0.1-3mm,管长为4-12cm,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套。
所述柱体形状载体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
所述管状载体为硅胶、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诱芯利用桃蛀螟性诱剂监测虫情,不影响环境,能保证农作物质量安全,所述诱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中:1、容器;2、诱体;3、塑料管;4、密封套。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诱芯由容器1、诱体2、桃蛀螟性诱剂组成,其中,容器1为圆柱形杯状容器1,其底部外直径6mm,高5mm,顶部外直径10mm,顶部内直径8mm,底部内直径5mm,壁厚1mm,诱体2为球体形状,其直径为5mm。容器1、诱体2由橡胶材料一体制成,所述桃蛀螟性诱剂放入容器1内,桃蛀螟性诱剂含量0.1-10mg,通过容器1、诱体2的吸收形成诱芯。
实施例2:如图2所示,诱芯由塑料管3、桃蛀螟性诱剂组成,其中,桃蛀螟性诱剂放入塑料管3内,桃蛀螟性诱剂含量0.1-10mg,塑料管3外直径为4.5mm,内直径为2.5mm,壁厚为1.0mm,管长为7cm,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套4。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9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套考核指导模型
- 下一篇:一种自动计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