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祭祀专用的烧金纸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09459.6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5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毅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祭祀 专用 烧金纸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祭祀专用工具,特别是一种带有滤网的祭祀专用烧金纸炉。
背景技术
祭拜、祭祀活动系为中国文化中代代相传的重要习俗,而在祭祀的过程中焚烧金纸系重要仪式之一。现在随着社会生活水准上升,科技的日益进步,国人对于祭祀的标准亦不断提升,市面上有很多焚烧金纸所用的金炉,但传统的金炉为一筒体,而该筒体具有数个通气孔,以及一个可避免燃烧后的纸灰四处飞散的上盖;其中,该通气孔是为了让空气能够对流,以提高其中金纸的燃烧效率,但是因为金纸燃烧过后产生的纸灰容易将该通气孔阻塞,而金炉的上盖覆盖于筒体上方,导致内部空气难以对流;市面上还有些产品为了解决对流不佳的问题,出现了一种在该筒体中设置一通气管,通气管上具有数个小孔以便空气流通的金炉,该通气管亦可与外部连通,来提升对流效果,但是由于金纸有可能尚未燃烧完全,而产生较大的纸片,从而可能阻塞该通气管的小孔,降低该对流效果,进而减低燃烧效率。
传统的金炉为节省制作成本及制作工序,大多只为一单一筒体结构,使用者于金纸燃烧后欲清理筒内灰烬时,大多直接将筒体直接倾斜或倒置的方式将灰烬倒入垃圾筒或清洁袋内,但由于筒体周缘设有通气孔,灰烬容易自通气孔处漏出,造成灰尘四散飞扬、无法顺利清理,不但容易弄脏使用者衣物,也造成空气污染等卫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内部空气对流畅通,并且易于清洁燃烧后内部灰烬的一种祭祀专用的烧金纸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祭祀专用的烧金纸炉包括桶身、过滤网及底座;所述桶身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二者通过卡槽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卡槽螺栓卡接于卡槽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桶脚;所述桶身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桶身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提手。
所述卡槽设置于底座的上端面。
所述桶身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面之间构成一个镂空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祭祀专用的烧金纸炉结构简单,设置有镂空间隔及过滤网,极大地提升了空气对流的效果,加强该金炉燃烧金纸的效率,且易于清理炉内燃烧后的灰烬,有效地降低了焚烧后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提手 2 桶身 3 过滤网 4 底座
5 桶脚 6 卡槽螺栓 7 卡槽 8 镂空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祭祀专用的烧金纸炉包括桶身(2)、过滤网(3)及底座(4);所述桶身(2)的下端设置有底座(4),二者通过卡槽螺栓(6)固定连接;所述卡槽螺栓(6)卡接于卡槽(7)内;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桶脚(5);所述桶身(2)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3)。
所述桶身(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提手(1)。
所述卡槽(7)设置于底座(4)的上端面。
所述桶身(2)的下端与底座(4)的上端面之间构成一个镂空间隔(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祭祀专用的烧金纸炉,使用时可将金纸放置于过滤网(3)上,不至于脱落,而燃烧后的金纸灰烬将落入置于桶身(2)下端的底座(4)内,底座(4)通过卡槽螺栓(6)与桶身(2)连接,卡接螺栓(6)卡接于设置于底座上的卡槽(7)内,通过旋转桶身(2),卡接螺栓(6)可以从卡槽(7)中取出,及可将桶身(2)与底座(4)分离,从而可以随时拿出底座(4)来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毅,未经苏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09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