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指示灯座的端子脚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0334.5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先敏;张瑞华;吴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33/9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指示 灯座 端子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指示灯座的端子脚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较佳导电性的第一部和硬度较高的第二部结合形成一整体状态的端子脚构造。
背景技术
应用在电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让操作者知悉机台工作或电源开闭状态的开关指示灯座,是一种现有技术。这类开关指示灯座包括一座体,以及多个组端子脚配置所述该座体界定的一个腔室内;并且,使端子脚伸出腔室,用来连接导线或插接在电路板上,形成电性连接。座体腔室内设置有一灯源,电性连接所述端子脚的一组正、负极接脚;以及,座体腔室的上部配装有一略透明的保持或按压开关,让操作者透过所述保持或按压开关,获得灯源发光或不发光而知悉机台工作或电源开闭状态。
一个有关这开关指示灯座在应用方面的缺点是,所述端子脚插接在电路板时,常发生弯折变形或折断的情形;特别是在长期多次操作的过程里面。
这是因为,为了使端子脚具有较佳的导电效果,业者倾向于选择红铜材料来制成端子脚;但因红铜材料硬度较低,因此容易发生弯折变形或折断的情形。如果为了降低端子脚弯折变形或折断的情形,选择整个红铜材料制造增加端子脚的厚度,不仅会有材料耗费和增加整个开关或端子脚的 体积的情形;并且,也会增加制造成本。如果为了降低端子脚弯折变形的折断的情形,而选择硬度较高的材料(例如,青铜或黄铜材料),又会影响端子脚的导电效果;更甚者,也会使电器的工作温度升高,产生危险;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在现有技术中,揭示了一种应用导电效率较高的材料制成薄片型态,经机器压制形成重迭的双层薄片型态的端子脚构造A(如图1所示)。为了使重迭形成的双层薄片A1、A2型态的端子脚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经由繁复的压制、加工程序,使端子脚A在双层薄片A1、A2上形成了复杂的凸肋结构A3、A4、A5。这种端子脚的结构和制造方法明显增加了制造成本。
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开关指示灯座(体)和端子脚、灯源等相关结构设计。它们也反映出在必须符合理想和稳定的导电性的条件下,又企图同时具有较大的硬度而不易发生变形的作用,并且能降低制造成本,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如果重新设计考虑开关指示灯座(体)和端子脚的组合结构,使其构造不同于现有技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现有技术,也会改善它的应用情形,保持它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导电能力;并且使现有技术制造成本较高的情形,被尽可能的降到最低。我们发觉一个比较理想的开关指示灯座和端子脚的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几个设计考虑:
1.在具有稳定的结构强度的条件下,端子脚必须具有较高的导电性或导电效率;端子脚也必须具有较高的硬度,以使整个端子脚装置发生变形的情形,被尽可能的减到最小;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性和结构变形的 问题。因此,开关指示灯座(体)和端子脚的结构组织应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型态。
2.端子脚的结构必须被重行设计,才能改善现有技术中为了具有较理想的结构强度而使制造成本提高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关指示灯座的端子脚构造具备有较佳导电效率的作用;包括一开关座体和一设置在开关座体内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由至少一组端子脚组合在一(绝缘)载体上所构成。其中至少一组端子脚包括一第一部和一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相互组合连接,形成一整体状态;所述第一部定义有一枢接端和一电接端,至少一包覆边和一固定孔形成在枢接端;以及对应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定义有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一凸部,嵌合在所述固定孔内;并且,使所述包覆边至少包覆第二部的边缘部份,而形成一整体状态;改善现有技术中端子脚易发生弯折变形或折断等情形。
所述所述端子脚组合在一载体上,构成一导电部;所述导电部设置在一具有操作部的开关座体内。
所述开关座体具有一颈部,和颈部界定的一个腔室;开关座体具有一副腔室,位在所述腔室上方,并且和腔室形成相通的型态;所述副腔室配装所述操作部;所述载体配装在开关座体的腔室内,使端子脚伸出腔室外部;所述载体界定有一槽室,槽室固定有一灯源;并且,使灯源位在副腔室里面。
所述端子脚是一组正、负极接脚。
所述包覆边位在枢接端的两边;所述固定孔位在枢接端的中央区域。
所述第二部和第一部组合,经一焊接加工作业使第一、二部结合形成整体状态。
所述第一部设置有一凸部;所述第二部设置有一包覆边和一固定孔;所述凸部嵌合在所述固定孔内;并且,使所述包覆边至少包覆第一部的边缘部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0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凹点焊片
- 下一篇:蓄电池端子连接头、蓄电池及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