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轻型的模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0497.3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亓立刚;隋杰明;郭佳;崔爱珍;宁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16 | 分类号: | E04G1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轻型 模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指一种简易轻型的模板支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当层高较大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须二次以上浇注或边墙柱混凝土浇注时,多采用普通三角形外挂架进行模板支撑和操作架搭设,但当操作空间比较狭小或吊装困难时,较重的普通三角形外挂架难以使用,且周转周期长,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简易轻型的模板支架,实现了有效的解决边柱外侧、层高较高的墙柱二次以上混凝土浇筑时定型钢模安装空间小及与操作架分离的难题,且具有操作方便、可单人安装、安全可靠、模板根部密封性好、节省空间、通用性强、易加工、成本低的特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轻型的模板支架,包括:
一预埋固定件,所述预埋固定件包括一内设螺纹的钢套筒和一对一端锚固于所述钢套筒外侧的锚筋,所述锚筋呈L型
一高强度螺栓,所述高强度螺栓与所述钢套筒螺接。
一型钢组合支架,上述高强度螺栓穿过所述型钢组合支架上的一螺孔与所述钢套筒螺接。
上述型钢组合支架包括一竖杆、一托杆、一限位杆和一加腋肋板,所述竖杆和所述限位杆分别垂直焊接固定于所述托杆的两端,且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竖杆的上方;所述加腋肋板紧固于所述竖杆和所述托杆之间,所述螺孔开设于所述竖杆上,所述限位杆上穿设有一模板紧固栓。
上述竖杆、所述托杆和所述限位杆为槽钢,所述托杆槽钢开口向下,所述竖杆和所述限位杆槽钢开口方向与支架到墙面方向相反,所述加腋肋板分别焊接于所述托杆和所述竖杆的槽钢腹板。
上述高强度螺栓与所述竖杆之间依次垫设有一垫圈和一加厚垫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通过预埋固定件和高强度螺栓的配合实现了钢组合支架与定型模板或定型模板与墙面的紧固贴合;L型锚筋防止了埋设于墙面或模板内侧的预埋固定件在较大外力作用下的偏移或松动;型钢组合支架用于上部定型模板的支撑和紧固,且尺寸小、重量轻,安装便捷,加工简单,节约成本;限位杆和模板紧固栓有效顶紧模板根部,模板固定后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易因振动而使模板松动漏浆;竖杆具有足够的长度与已浇注墙体接触,增大了竖向支撑力且竖向不易翻转;所述加腋肋板稳固了竖杆与托杆的连接,同时支撑托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易轻型的模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简易轻型的模板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易轻型的模板支架与一次浇筑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易轻型的模板支架与二次浇筑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轻型的模板支架,包括:
一预埋固定件1,预埋固定件1包括一内设螺纹的钢套筒11和一对一端锚固于钢套筒11外侧的锚筋12,锚筋12呈L型;L型锚筋12防止了埋设于墙面或模板内侧的预埋固定件1在较大外力作用下的偏移或松动;
一高强度螺栓2与钢套筒11螺接。
一型钢组合支架3,高强度螺栓2穿过型钢组合支架3上的一螺孔与钢套筒11螺接。
型钢组合支架3包括一竖杆31、一托杆32、一限位杆33和一加腋肋板34,竖杆31和限位杆33分别垂直焊接固定于托杆32的两端,且限位杆33位于竖杆31的上方;加腋肋板34紧固于竖杆31和托杆32之间,螺孔开设于竖杆31上,且距顶部150mm处,限位杆33上穿设有一模板紧固栓331,长50mm。竖杆31、托杆32和限位杆33为槽钢,托杆32槽钢开口向下,竖杆31和限位杆33槽钢开口方向与支架到墙面方向相反,加腋肋板34分别焊接于托杆32和竖杆31的槽钢腹板。限位杆33的腹板与竖杆31的腹板距离大于模板厚度20~25mm。高强度螺栓2与竖杆31之间依次垫设有一垫圈4和一加厚垫板6。
型钢组合支架3用于上部定型模板的支撑和紧固,且尺寸小、重量轻,安装便捷,加工简单,节约成本。限位杆33和模板紧固栓331有效顶紧模板根部,模板固定后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易因振动而使模板松动漏浆;竖杆31具有足够的长度与已浇注墙体接触,增大了竖向支撑力且竖向不易翻转;加腋肋板34稳固了竖杆31与托杆32的连接,同时支撑托杆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0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