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戴式显示器的封装机构及具备显示器的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1432.0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松林;杨新军;李坚;陈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A42B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戴式 显示器 封装 机构 具备 头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装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器的封装机构及具有这种头戴式显示器的封装机构的头盔。
背景技术
头戴式显示(Helmet-Mounted Display HMD)自1968由哈佛大学Ivan Sutherland首先提出,并设计出应用CRT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头盔显示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头盔显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微型液晶显示器,虚拟现实(VR)袖珍计算机,可视移动电话以及数字化部队装备中逐步普及。
HMD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图像信息显示源,图像成像的光学系统,定位传感系统,电路控制及连接系统,头盔及配重装置。图像显示信息源是指图像信息显示器件,一般采用微型高分辨率CRT或LCD、EL、VFD、LED、FED、PDP等平板显示器件。由于CRT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快的响应速度和低成本,目前在军事上较为常用,但一般为0.6~1英寸高亮度、高分辨率单色投影显示。为了实现彩色CRT显示,采用光阀技术进行调制或用光纤传导的方法。可是CRT的体积大、重量大,在头盔显示中,重量是影响视野和眼睛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头盔显示大多应用于单独供电的环境,因此,这些因素限制了CRT在头盔显示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拆装方便,重量较轻,固定性能良好且可调的头戴式显示器的封装机构及其具有这种头戴式显示器的封装机构的头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头戴式显示器的封装机构,所述头戴式显示器的封装机构包括胎面镜固定机构、光学透镜固定机构、电路系统固定机构,所述胎面镜固定机构包括镜框、支架和压圈,所述压圈将胎面镜压紧在所述镜框中,并通过螺丝将所述压圈和镜框锁付,所述支架与所述镜框相互连接固定,所述光学透镜固定机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对称,且能相互卡合,光学透镜设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电路系统固定机构包括屏框架和后盖,所述屏框架设置到电路模组的液晶显示屏上,所述屏框架的对应平行的两边也分别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胎面镜固定机构的所述支架与所述光学透镜固定机构的下壳体的上游端通过螺丝锁付,所述光学透镜固定机构的下壳体的下游端与所述电路系统固定机构的屏框架通过螺丝锁付。
进一步地,所述镜框的上端设有两个对称的突起,在突起处设有螺纹孔,所述镜框的四角处设有螺纹孔,所述压圈的四角对应所述镜框的四角处的螺纹孔处设有相同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镜框的四角处的螺纹孔通过螺丝锁付。
进一步地,所述镜框的内边缘一边或者多边设有扩展空间构造。
进一步地,所述压圈的内边缘与所述镜框的设有所述扩展空间构造相对应的一边或者多边也设有扩展空间构造。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上游端设有L型块,所述L型块上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支架的下游段设有C型圆柱,所述C型圆柱依中心对称, C型圆柱的两端与所述镜框上端的两个对称的突起的螺纹孔通过螺丝锁付。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对应每一光学透镜的造型区域,所述下壳体内部对应上壳体内部的若干造型区域的区域也设有造型区域,所述光学透镜设于所述若干造型区域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上游端设有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丝锁付。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上游段的外表面设有突起部分,所述突起部分上设有与所述胎面镜固定机构的所述支架的上游端的L型块上的四个螺纹孔相对应的四个螺纹孔,所述四个螺纹孔与所述胎面镜固定机构的所述支架的上游端的所述L型块上的四个螺纹孔通过螺丝锁付。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模组上设有螺纹孔,且设有与外接设备连接的接插件,所述后盖上对应电路模组上的螺纹孔处设有相同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电路模组上的螺纹孔通过螺丝锁付,在所述螺纹孔处平均设有若干垫片,所述垫片中心设有可供螺丝穿过的圆孔,所述后盖上对应所述屏框架上的螺纹孔处也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屏框架上的螺纹孔通过螺丝锁付。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上还设有能容电路模组接插件通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1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