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架装置的承托板调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2694.9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7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蔡轩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松林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62 | 分类号: | A47C7/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装置 承托 调整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固定于椅具上的一支架装置,并在该支架装置上设有可供放置手持装置、而能进行多面向倾斜角度调整定位的承托板,让承托板的调整操作更加简易。
背景技术
在Apple iPad风潮带动下,平板计算机快速地袭卷市场外,各家厂商夹带着Android系统优势的手持装置,也积极地如火如荼地投入,未来Microsoft的Windows 8或Windows Phone也可以预见其会加入这场战局,而这些手持装置都是采用触控操作界面,降低使用门槛,让使用者不但感受到有别于传统桌上型或笔记本电脑的不同体验,更具有便于携行、随时都能马上使用的便利性。
不过,当使用者身处室内而乘坐于椅具上时,可能必须同时从事其它事务的进行、且一边还要操作上述的手持装置,如此用户必须一手持住该手持装置、另一手操作手持装置,待操作完毕,又必须将手持装置放置桌面上后,使用者的手才能进行其它事务的执行,这样反复的作业动作,已对用户造成极为不便的困扰,如果桌面可使用的空间又不足时,更会对处理事务的作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为了改善上述使用手持装置时的不便,乃有业者开发了如中国台湾第100208156号「折迭式座椅承托架」新型专利(同案亦在中国大陆亦有申请,其申请案号为CN201120110079),其主要的构造为:包括固定杆、第一转动杆、转接头、第二转动杆和承托板,所述固定杆与座椅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与固定杆形成可定位式的铰接,转接头与第一转动杆形成可定位式的铰接,第二转动杆与转接头形成可定位式的铰接,承托板设置在第二转动杆上,形成承托板具有多角度变化之调整功能;进而在承托架固定于座椅上后,再将手持装置放置定位在承托板上,使用者在乘坐于座椅上时,就可以不必手持该手持装置而径行操作,并令使用者的双手能随时任意进行其它事务处理,而不必顾虑到手持装置如何处理的问题外,同时也不会占用桌面的空间。
不过,上述的承托架装置上的承托板,除可以转动与倾斜调整外,又可以沿着第二转动杆移动,所以要调整承托板就必须经过多道的操作程序,如此不但让承托板的操作过于复杂化,且也会造成承托板调整的困难与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装置的承托板调整构造,以改善前述公知承托板在进行所需位置及角度的调整时,会有操作程序复杂与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的承托板调整构造,包括一第一调整臂末端接设一链接组件,并又令链接组件的末端再设接一第二调整臂,然后再令第二调整臂的末端装设一承托板,进而构成一支架装置,其中:该第二调整臂的末端处固设一具有球体部的球状枢固单元,并在对应于该承托板之处设有可供容设该球体部的万向转向单元。
所述的支架装置的承托板调整构造,其中,该球状枢固单元的下端设一连结部,与第二调整臂末端所固设的连结座结合固定在一起,而该连结部的上端即形成该球体部,另该万向转向单元包括一凹设于承托板上的下半凹球座、以及固定于承托板上而背面设有上半凹球座的坐合组件,进而令上述的球体部容设于上、下半凹球座之间;固设的连结座结合固定在一起,而该连结部的上端即形成该球体部,另该万向转向单元包括一凹设于承托板上的下半凹球座、以及固定于承托板上而背面设有上半凹球座的坐合组件,进而令上述的球体部容设于上、下半凹球座之间。
所述的支架装置的承托板调整构造,其中,该球体部的稍上端处四周凸设有连续围绕而成的凸挡部,进而由凸挡部围绕形成一活动部,同时该上半凹球座稍顶端处凸设两相对应的凸挡部,并使该两凸挡部容设于活动部中。
所述的支架装置的承托板调整构造,其中,该承托板的下半凹球部上又凹设一槽口,并在该槽口上容设一顶止件,且在顶止件后侧的承托板上螺设一抵推组件,使通过抵推组件对顶止件的顶推,让顶止件可以紧迫地抵靠住球体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球状枢固单元与万向转向单元的相互配合,让承托板可以进行任意面向倾斜角度的调整与定位,不但令使用者对于承托板的调整操作更加简化与容易,同时也可以防止承托板发生过度倾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承托板与第二调整臂之间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承托板与第二调整臂之间的另一方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松林家具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松林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2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