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虾生物饲料生产制造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513055.4 申请日: 2011-12-08
公开(公告)号: CN202385711U 公开(公告)日: 2012-08-22
发明(设计)人: 郭伟;郭坤;张善财;郭强;张雅丽;郭梓杰;郭臻;陈宜浩 申请(专利权)人: 郭伟;张善财;郭坤
主分类号: A23N17/00 分类号: A23N17/00
代理公司: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代理人: 傅启英;吴安仪
地址: 5374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对虾 生物 饲料 生产 制造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与环保产业类,通过创新的原料配方组合和制备方法,生产出优品质的高性能对虾生物饲料。 

背景技术:

中国的对虾养殖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饲料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在养殖过程中,所用的精饲料,传统上以鱼粉、肉骨粉、豆粕、玉米、小麦为主原料。在饲料生产中,原料来源已成重大问题:海洋捕捞过度致使鱼粉大幅减产,饲料主要蛋白质面临难以为继;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等传统的饲料粮食价格高涨,货源紧缺;饲料添加剂过量使用,化学生长激素和化学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以致残留量超标,已成为食品安全的“杀手”;饲料配方不当,消化不良,粪便富营养化,使之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臭味体,随之排泄而成为环境污染源。 

对虾饲料的问题一直长期困扰养殖业,成本是关键,在饲料中,每增加10%蛋白质原料的比例,饲料成本需上涨8%-13%,在市场竞争之下,养殖户往往难以承受。解决问题,其根本在于饲料中增加蛋白质的成份,以优质的价廉的原料,提高饲料的品质。 

经过长期的实验,创新饲料配方在饲料中添加发酵薯粉、昆虫复合高蛋白粉、微生物蛋白酵母、藻类单细胞蛋白提取物、多功能纤溶激活物、微生物益生菌、蚯蚓酶浸出液、复方中草药制剂等原料,调整微量元素配比和氨基酸成份等可有效地使肌肉的蛋白质、氨基酸成份含量增加,并且肉质更为鲜嫩,口感更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虾生物饲料生产制造系统。以科学的配方及制备方法,生产出一种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高性能对虾生物饲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对虾生物饲料生产制造系统,包括多功能纤溶激活物生产装置、薯粉脱毒发酵生产装置、微生物蛋白生产装置、藻类单细胞提取物生产装置、制粒成型生产装置、微生物益生菌生产装置、外喷涂微生态营养液生产装置、外喷涂烘干检测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纤溶激活物生产装置通过输送带连接昆虫复合高蛋白粉生产装置,昆虫复合高蛋白粉生产装置通过输送带连接制粒成型生产装置,所述的薯粉脱毒发酵生产装置、微生物蛋白生产装置、藻类单细胞提取物生产装置分别通过物料输送带连接制粒成型生产装置,所述的制粒成型生产装置通过输送带连接外喷涂烘干检测包装装置,所述的微生物益生菌生产装置通过输送带连接外喷涂微生态营养液生产装置,外喷涂微生态营养液生产装置通过输送带连接外喷涂烘干检测包装装置。 

所述的多功能纤溶激活物生产装置由物料筛选槽、捣碎机、重磁水发生器、高速搅拌机、生物孵育反应器、离心机、冷冻柜、物料储桶组成,通过多功能纤溶激活物输送带与昆虫复合高蛋白粉生产装置连接。 

所述的昆虫复合高蛋白粉生产装置由烘干机、超微粉碎机、储料桶组成,通过昆虫复合高蛋白粉输送带与制粒成型生产装置连接。 

所述的薯粉脱毒发酵装置由超微粉碎机、微生物发酵剂配制桶、混合搅拌机、密封发酵槽、储粉桶组成。通过发酵薯粉输送带与制粒成型生产装置连接。 

所述的微生物蛋白生产装置由微生物菌种发酵罐、基料粉碎机、混合搅拌机、反应釜、发酵槽、储料桶组成,通过微生物蛋白输送带与制粒成型生产装置连接。 

所述的藻类单细胞提取物生产装置由筛打除尘机、裂切分丝器、发酵槽、浆液储桶组成,通过藻类单细胞提取物输送带与制粒成型生产装置组成。 

所述的制粒成型生产装置由分置式中间受料桶、混合调质机、双轴熟化机、膨化挤压制粒机、烘干机、粒料储桶组成,通过颗粒饲料输送带与外喷涂烘干检测包装装置连接。 

所述的微生物益生菌生产装置由酵母菌储桶、乳酸菌储桶、多功能纤溶激活物储桶、红糖储桶、搅拌器、发酵罐、增氧充气机、成品储液桶组成,通过微生物菌输送带与外喷涂微生态营养液生产装置连接。 

所述的外喷涂微生态营养液生产装置由受料桶、混合调剂机、储液桶组成,通过外喷涂微生态营养液输送带与外喷涂烘干检测包装装置连接。 

所述的外喷涂烘干检测包装装置由颗粒饲料桶、混合液储桶、喷旋转冷却机、成品物料桶、计量器包装机、质量检测仪器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传统饲料生产技术相比,在养殖中呈现出其优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张善财;郭坤,未经郭伟;张善财;郭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3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