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刀削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3334.0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杰 |
主分类号: | A21C11/10 | 分类号: | A21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刀削面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刀削面机。
二、背景技术
刀削面以其劲足、爽滑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先由人工调制好面团,由操作者一手持面团与肩齐,一手持刀快速切削,这一方面需要操作者有熟练的刀工和较好的体力,另一方面,因为用餐时间的限制,在短时间内,要满足众多食客的用餐需求,由于人工切削效率低,无疑延长了顾客的等待时间,一些大饭店目前纷纷开设了快餐业务,手工制作刀削面远远满足不了短时间内大量食客的就餐要求,无疑降低了餐位的利用率,从而影响了商家的利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刀削面机,可提高刀削面的效率,但由于其结构上的问题,存在体积大、使用麻烦和成本高的问题,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刀削面机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刀削面机,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刀削面机体积大、使用麻烦和成本高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架和机架,固定架上装有可水平移动的机架,机架一侧有竖板,竖板上有升降框,升降框上的导轮置于竖板上的导轨内,构成升降框在竖板上上下滑动的结构,升降框上装有丝杠,升降框内有固定在竖板上的横板,横板上有棘轮棘爪结构,丝杠一端穿过有内螺纹的棘轮,棘爪与竖板上的顶杆相连接,顶杆上装有弹簧,顶杆左侧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盘,固定盘经蜗轮蜗杆与固定盘下部的凸轮盘相连,凸轮盘上有环形凹槽,固定架上的定轴置于凹槽内,蜗杆经第一连杆与转轴相连,升降框上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由电机及其上的减速机构成,减速机的左侧输出轴上装有槽轮机构,槽轮机构上的动力轴与机架上的转轴相连,减速机的右侧输出轴上装有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上装有削面杆,削面杆上装有削面刀,削面刀下部有固定在固定架上的面团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成本低,是刀削面机上的创新。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削面及动力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削面及动力装置的右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架和机架,固定架1上装有可水平移动的机架2,机架2一侧有竖板5,竖板5上有升降框3,升降框3上的导轮4置于竖板5上的导轨6内,构成升降框3在竖板5上上下滑动的结构,升降框3上装有丝杠7,升降框3内有固定在竖板5上的横板8,横板8上有棘轮棘爪结构,丝杠7一端穿过有内螺纹的棘轮9,棘爪32与竖板5上的顶杆10相连接,顶杆10上装有弹簧11,顶杆10左侧有固定在机架2上的固定盘12,固定盘12经蜗轮蜗杆与固定盘12下部的凸轮盘13相连,凸轮盘13上有环形凹槽14,固定架1上的定轴15置于凹槽14内,蜗杆经第一连杆16与转轴17相连,升降框3上装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由电机18及其上的减速机19构成,减速机19的左侧输出轴上装有槽轮机构,槽轮机构上的动力轴20与机架2上的转轴17相连,减速机19的右侧输出轴上装有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21上装有削面杆22,削面杆22上装有削面刀23,削面刀23下部有固定在固定架1上的面团板24。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槽轮机构由槽轮框25、槽轮26、转臂27和动力轴20构成,槽轮框25内有槽轮26及与槽轮26相连的转臂27,转臂27一端与减速机19的输出轴相连,槽轮26的中心有动力轴20。
所说的曲柄滑块机构由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滑杆和滑块构成,第二连杆28一端固定在减速机19的右端输出轴上,第二连杆28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29的一端相连,第三连杆29的另一端与滑杆30上的滑块21相连,滑杆30的一端固定在减速机19上的固定板31上。
所说的削面刀23呈V形结构。
所说的固定架1由两根平行的横杆构成。
所说的机架2为方形框体,机架2上下两端套装在固定架1上的横杆上,构成机架2在固定架1上可左右移动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杰,未经刘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3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第一牛顿定律物理教学演示仪
- 下一篇:本地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