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重型汽车转向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514442.X 申请日: 2011-12-12
公开(公告)号: CN202518341U 公开(公告)日: 2012-11-07
发明(设计)人: 陈太荣;朱鹏;周军;丁伟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2D7/16 分类号: B62D7/16;B62D5/06
代理公司: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顾进
地址: 2100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重型汽车 转向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重型汽车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是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门机构,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要求而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并在受到路面传来的偶然冲击及汽车意外地偏离行驶方向时,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继续稳定行驶。因此,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某些重型汽车由于前轴轴重过大,单凭借转向器液压助力无法满足整车转向要求。为了提高整车转向效果,现有的结构多为转向器配助力缸形式,通过液压助力缸助力,提高整车转向力,来实现转向效果。但其整车转向操纵稳定性、转向刚性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重型汽车转向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法是:一种新型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包括左侧转向器装置和右侧随动器装置,所述左侧转向器装置包括转向器支架、转向器、第一转向垂臂、第一转向直拉杆和前桥左侧转向节臂,所述转向器安装在转向器支架上,通过第一转向垂臂、第一转向直拉杆和前桥左侧转向节臂连接。所述右侧随动器装置包括随动器支架、随动器、第二转向垂臂、第二转向直拉杆和前桥上右侧转向节臂,所述随动器安装在随动器支架上,通过第二转向垂臂、第二转向直拉杆和前桥右侧转向节臂连接。在所述的转向器与随动器之间设有液压油路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左侧转向器装置与右侧转向器装置为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随动器,并在转向器与随动器之间设有液压油路系统,同比相同缸径的转向器与助力缸配合,提高系统的转向输出扭矩和转向刚度,使整车的转向更为轻便灵活。

2、采用左右两侧的转向装置,比单纯布置在左侧的转向装置,在向左向右转向时转向平衡性更好。 

3、转向随动器比助力缸的密封性能更好,减少了系统漏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为:

1转向器支架、2转向器、3第一转向垂臂、4第一转向直拉杆、5前桥左侧转向节臂、7随动器支架、8随动器、9第二转向垂臂、10第二转向直拉杆、11前桥右侧转向节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的一种新型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包括左侧转向器装置和右侧随动器装置,所述左侧转向器装置包括转向器支架1、转向器2、第一转向垂臂3、第一转向直拉杆4和前桥左侧转向节臂5,所述转向器2安装在转向器支架1上,通过第一转向垂臂3、第一转向直拉杆4和前桥左侧转向节臂5连接。所述右侧随动器装置包括随动器支架7、随动器8、第二转向垂臂9、第二转向直拉杆10和前桥上右侧转向节臂11,所述随动器8安装在随动器支架7上,通过第二转向垂臂9、第二转向直拉杆10和前桥右侧转向节臂11连接。在所述的转向器2与随动器8之间设有液压油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左侧转向器装置与右侧转向器装置为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转向器2与随动器8的配合,主要通过转向器2与随动器8之间的液压油路作用,通过液压油作用,使转向器同随动器同步配合。在向左侧转向时,第一转向垂臂3向前转动,带动前桥左侧转向节臂5向前转动,使车轮向左转向。同时,通过液压油路作用,使右侧的第二转向垂臂9向后转动,带动前桥右侧转向节臂11向后转动,使右侧车轮向左转动。在向右侧转向时,原理相同。 

转向器2与随动器8在空间布置上为两侧比较对称的结构,由于布置原因,有部分相差。前桥两侧的前桥左侧转向节臂5与前桥右侧转向节臂11为对称结构,通过转向垂臂与拉杆的关系,使整个转向系统做到同步作用。 

转向油泵吸入液压油,转化为高压油流入转向器2中,通过对转向器2带动第一转向垂臂3作用。同步通过转向器2的液压油流入随动器8中,带动转第二转向垂臂9作用,液压油最后由随动器流入转向器,回到油罐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随动器,并在转向器与随动器之间设有液压油路系统,同比相同缸径的转向器与助力缸配合,提高系统的转向输出扭矩和转向刚度,使整车的转向更为轻便灵活采用左右两侧的转向装置,比单纯布置在左侧的转向装置,在向左向右转向时转向平衡性更好。转向随动器比助力缸的密封性能更好,减少了系统漏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4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