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5046.9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檀立新;辛宇光;周亦龙;张海昌;明文成;任学颖;樊红敏;王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用氢镍 蓄电池 寿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间用氢镍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氢镍蓄电池是以氢气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密封在压力容器中的二次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承受过充电和过放电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作在太空环境的卫星和空间站等领域,满足其储能要求。由于高压氢镍蓄电池的寿命直接影响到卫星整体的寿命,因此电池寿命试验考核的准确程度对卫星整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公知的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试验大多是将电池置入低温、常压、主要以对流方式散热环境的普通冰柜中进行电池寿命试验,试验环境与实际的电池在轨工作环境差距较大,导致电池试验的寿命与实际寿命误差较大,最终会影响到卫星整体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池寿命试验环境与电池实际工作环境相近、减小电池试验寿命与实际寿命误差的一种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试验装置,包括被测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其特点是:所述电池置于带有制冷系统的真空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真空装置为通过真空调节阀门连接有真空泵的真空罐;所述制冷系统为置于真空罐内带有制冷管的制冷板,所述制冷板通过制冷管与真空罐外部的温度调节器、循环泵和温度调节阀门形成的串联回路。
所述电池通过卡套固定在制冷板上,电池与制冷板之间置有导热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置于带有制冷系统的真空装置中,使电池寿命试验环境条件接近电池实际工作状态,能够更真实的模拟氢镍蓄电池组在轨工作的实际情况,减小了电池试验寿命与实际寿命的误差。
2、本实用新型中电池与制冷板之间置有导热胶,保证了电池与制冷板之间的热传导通路畅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真空罐;2、真空泵;3、真空调节阀门;4、制冷板;5、电池;6、制冷管;7、接口;8、温度调节器;9、循环泵;10、温度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空间用氢镍蓄电池寿命试验装置,包括空间用氢镍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
所述电池置于带有制冷系统的真空装置中;所述真空装置为通过真空调节阀门连接有真空泵的真空罐;所述制冷系统为置于真空罐内带有制冷管的制冷板,所述制冷板通过制冷管与真空罐外部的温度调节器、循环泵和温度调节阀门形成的串联回路;所述电池通过卡套固定在制冷板上,电池与制冷板之间置有导热胶。
实施例: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和工作过程:
选用端部为半球形不锈钢材料的圆柱桶和与之密封配合的半球形盖作为真空罐1,圆柱桶的外壁上通过真空调节阀门3连接一个真空泵2,密封前的真空罐内壁放置平板状铝合金材料的制冷板4,制冷板中引出内充满乙醇工质的铜质的制冷管6,将空间用氢镍蓄电池5通过卡套固定在制冷板上,所述电池与制冷板之间抹有导热胶,保证电池与制冷板之间的热传导通路畅通;制冷管的两端密封穿出半球形盖与外部的温度调节器8、循环泵9和温度调节阀门10形成的串联回路;将所述圆柱桶与半球形盖的接口7密封焊接成一体后,调节真空罐外部的真空调节阀门,通过真空泵对真空罐抽真空度至小于1×10-1Pa,调节真空罐外部的温度调节阀门,制冷管通过真空罐外的循环泵和温度调节器将温度传导到制冷板,制冷板的温度自动控温在-10~0℃,使被测电池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和真空环境内,更真实的模拟在轨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寿命试验,减小电池试验寿命与实际寿命误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5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带阻滤波器
- 下一篇:具有倒T型极柱组的盖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