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只蚊子吸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5461.4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4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燕;赵长江;王丽艳;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蚊子 吸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昆虫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单只蚊子吸捕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中对于小型昆虫的抓捕多数采用人工抓捕,对于爬行类的昆虫相对比较容易,可是对于飞行类的昆虫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对蚊子的抓捕,蚊子飞行移动速度较快,不易抓捕特别在需要抓到活着的蚊子就更加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北京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单只蚊子吸捕器。
本实用新型的单只蚊子吸捕器,是由引风装置、吸管和捕装袋构成,在捕装袋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第一吸管另一端螺扣连接着漏斗形吸口的尾端,第二吸管的另一端与引风装置的进气管的前端螺扣连接,在引风装置的另一端固接有把手,在捕装袋上设有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捕装袋与第二吸管连接处设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捕装袋与第一吸管的连接处设有活动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引风装置上有排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单只蚊子吸捕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对于飞行类的昆虫具有较强的吸捕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只蚊子吸捕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单只蚊子吸捕器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单只蚊子吸捕器,是由引风装置、吸管和捕装袋构成,捕装袋1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吸管2和第二吸管3,第一吸管2另一端螺扣连接着漏斗形吸口4的尾端,第二吸管3的另一端与引风装置5的进气管6的前端螺扣连接,在引风装置5的另一端固接有把手7,在引风装置5上有排风口10。在捕装袋1上设有出口11,抓捕时,用塞子将出口堵住;实验时,打开捕装袋的塞子,将蚊子放出,进行实验。
捕装袋1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以观察捕装袋1内蚊子的状态,捕装袋1与第一吸管2的连接处设有活动挡板9,防止抓捕到的蚊子再从吸口跑掉;捕装袋1与第二吸管3连接处设有过滤网8,以防止蚊子别吸入引风装置5,保证蚊子在捕装袋内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5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