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向限流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5715.2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5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季马贵;黄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向 限流 锂离子 电池组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领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组的管理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双向限流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从业人员努力攻克难关之一,到目前为止,电池组在使用中还不能完全依赖电池的自身保护,必须借助外界的电子电路来保护使其能安全运行。这样的电子电路就是锂离子电池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根据系统内部单体电池电压的高低决定是否允许电池组充放电从而达到电池不被过充电、过放电,部分管理系统还有短路保护功能、温度保护功能、数据记录及传输功能、报警功能、内部均衡功能等,这些措施都是从电池安全的角度出发设定的保护、告警,没有考虑用户供电的安全性。为了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最常用的办法是系统冗余设置,即把多台系统进行并联供电。锂离子电池组直接并联使用,至少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均流即均流管理,有的方案是利用外界继电保护来进行转换,但性价比低,系统切换时间形成的电源掉电不能满足负载要求,并联后总的系统功率也不能加大等缺陷较多,始终不能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并联的锂离子电池组无法实现均流管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双向限流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双向限流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它包括多个串联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限流控制器,所述的串联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的正极、限流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锂离子电池模块的负极依次串接,构成充放电回路,限流控制器作为管理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端连接供电电源和放电输出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串联的磷酸铁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10-20个磷酸铁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连接加热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锂离子电池组供电的电源稳定、可靠,能实现冗余并机,提供一种不受负载及并联数量限制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本管理系统除具备常规的保护功能:过充电保护功能、过放电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温度保护功能、数据记录及传输通信功能、报警功能、内部均衡功能外,还具有充电限流功能和放电限流功能,即通过限流控制器实现双向限流功能。在实际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组并联使用的场景中,通过双向限流,能够控制住每一组电池的输出功率为恒定值,并有效地遏制放电电流过大而导致的电池组管理系统保护,从而使得负载能够持续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向限流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它包括多个串联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限流控制器,所述的串联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的正极、限流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锂离子电池模块的负极依次串接,构成充放电回路,限流控制器作为管理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端连接供电电源和放电输出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串联的磷酸铁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10-20个磷酸铁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连接加热膜。
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锂离子电池组供电的电源稳定、可靠,能实现冗余并机,提供一种不受负载及并联数量限制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本管理系统除具备常规的保护功能:过充电保护功能、过放电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温度保护功能、数据记录及传输通信功能、报警功能、内部均衡功能外,还具有充电限流功能和放电限流功能,即通过限流控制器实现双向限流功能。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5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