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检测密闭容器真空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7338.6 | 申请日: | 201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君;李恒文;陈焕青;姚余连;国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明佳包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21/00 | 分类号: | G01L21/00;G01M3/3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检测 密闭 容器 真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线检测密闭容器真空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出行、旅游不断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罐头食品以其方便、卫生、易储存的特点,深得人们的喜爱。由于玻璃罐和金属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较强的耐压性和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使其成为了真空包装液体食品、饮料的主要容器。玻璃罐罐身由玻璃浇制,罐盖大多为马口铁冲压制成,产品完成灌装后,马口铁罐常采用抽真空法将容器及内容物置于密闭容积中,用真空泵对密闭容积进行抽真空,容积内空气密度减小,封口后获得真空。或采用蒸汽喷射法,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的蒸汽喷射瓶口,封口后蒸汽冷凝形成一定的真空。玻璃瓶罐常用热力排气法,封口前加热容器及内容物,使瓶内空气密度减小,趁热封口,冷却后获得真空,使罐体内部成为一个商业无菌的密封空间以保证罐头食品饮料的质量和出厂时的独特风味。然而,由于真空泵抽气速率下降、气路严重漏气或抽气管道填塞、真空装置仪表失灵、玻璃瓶盖内密封橡胶圈破损、卷边不完全或罐口碎裂等情况导致产品密封不严,将会使外部空气进入罐体,罐体涨包,产品变质。问题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将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对生产企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产品出厂之前,需要通过检测产品的真空度获知产品的密封性。
在没有专用检测设备之前,生产厂家一般都是利用工人人眼观察是否“胖听”,并通过小锤敲击听回声的方法判断产品真空度是否达到合格品的要求。显然这种方法随意性比较强,而且刚出厂时“胖听”产品不会发胖,要过一段时间之后产品才会“胖听”,误检漏检率都非常高。后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真空表插入产品内部测量真空度对部分产品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法会破坏产品的密封性,只能用于同一批次产品的抽样检测。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灌装技术不断完善,生产线速度越来越快,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检测,不仅检测质量和可靠性大打折扣,而且用工成本的增加也成为了企业的新的负担,降低了产品的竞争性。一些罐头生产厂家为保证产品质量,从国外引进在线检测设备和装置。例如美国taptone公司生产的漏气检测仪,使用高能电磁脉冲敲击罐盖或罐底,采集回声使用专用算法由计算机进行判断。但这种方法要求罐头填充物不能沾粘在检测面上,且罐内顶隙需保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否则无法准确检测。国内罐头产品同一批次的填充高度一般差别较大,且生产线振动比较剧烈,特别在检测八宝粥等粘稠度较大的产品时,检测面或多或少会沾粘一些填充液体,故难以达到以上检测要求,再加上车间温度、噪音等环境影响较大,所以,检测可靠性不高,在国内无法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可靠性高的在线检测密闭容器真空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位置触发传感器、编码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微控制单元和剔除器,位置触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剔除器设置在灌装生产流水线上,并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在灌装生产流水线的上方、沿容器盖的中间和两侧位置设置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微控制单元和编码器连接,微控制单元进行挠度计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高速自动化包装生产设备上,通过测量容器封盖挠度形变,不停机在线检测真空包装食品饮料的真空度,并实现不停机在线剔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杜绝了由于人为疲劳等因素产生的漏检错检的情况,减轻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标准化规定,从根本上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可检测不含气饮料、罐头或液体食品的容器(包括马口铁罐、玻璃罐等)灌装真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所完成的挠度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明佳包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明佳包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7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