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圈马达及其组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7954.1 | 申请日: | 201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孝杰;李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旭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0 | 分类号: | H02K33/00;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及其 组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尤指一种音圈马达及其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音圈马达的发展,音圈马达变得越来越小、用电量少和价格便宜。音圈马达包含金属外壳、上盖、上弹片、上垫片、磁铁、镜头载体、线圈、下垫片、下弹片、固定底座、端子等部件,音圈马达在组装入镜头时,需要旋转向下拧入,在线圈通电后镜头载体带动镜头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焦;而将镜头选入镜头载体时,整个载体会发生旋转,容易使上下弹片变形,因此,组装过程不当会严重影响该音圈马达的活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及其组装工艺,尤指一种易于组装,提高音圈马达组装合格率和运行稳定性的音圈马达及其组装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圈马达及其组装工艺,其整体结构包括外壳、上盖、上平板弹片、垫片、镜头载体、磁铁、下盖、下平板弹片、底盖和端子,所述外壳与底盖扣位配合,形成一个容纳音圈马达组件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的上盖与下盖配合形成一个容纳磁铁与镜头载体的第二容置腔,所述镜头载体外侧设置有线圈,所述磁铁设置在该线圈外侧,所述镜头载体、线圈和磁铁设置在第二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盖底面各端部设置有A凸台,所述的A凸台设置有凹槽,所述的下盖顶面各端部设置有截面与上盖凸台截面一至的B凸台,所述B凸台表面设置有凸出块,所述下盖底面各端部设置有导柱;
所述上平板弹片和垫片外侧各端部均布设置有与上盖A凸台设置的凹槽相配合的凸出端,所述上平板弹片和垫片内侧均布设置有凸出端,所述上平板弹片和垫片从上往下依次通过外侧个端部的凸出端卡接在上盖的底面;
所述镜头载体顶面设置有与上平板弹片内侧凸出端相配合的A凹槽,其外表面凸出部设置有与垫片内侧凸出端相配合的B凹槽;所述镜头载体底部设置有C凹槽;
所述下平板弹片为分体式结构,其端部均布设置有与下盖底面的导柱相配合的孔,所述下平板弹片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镜头载体底部设置的C凹槽相配合的凸出端,所述下平板弹片通过其端部设置的孔与导柱卡接且通过下平板弹片内侧设置的凸出端卡接于镜头载体的C凹槽固定连接在下盖底部;
其次,所述磁铁设置有至少一个,且内表面为与镜头载体相配合的圆弧面。
其次,所述上盖A凸台设置的凹槽为上部比下部小,所述上平板弹片与垫片外侧端部均布设置的凸出端大小与凹槽上部相配合。
其次,所述镜头载体通过A、B凹槽分别与上平板弹片和垫片内侧设置与其配合的凸出端卡接,防止各自的转动。
其次,所述上平板弹片、下平板弹片和垫片的内侧设置有圆形通孔。
另外,所述上平板弹片和下平板弹片外侧与内侧间设置有弹力部,所述弹力部为等弦波浪形。
另外,首先把上盖倒转,然后把上平板弹片设置在外壳内,再把垫片设置在弹片上,然后再把已绕上线圈的镜头载体设置在上盖中心,再把磁铁安装在镜头载体和上盖之间,再把下盖反转盖上后,然后把下平板弹片安装在上盖上,用点焊或点胶的方式把镜头载体和下平板弹片固定连接,把半成品倒转,最后把底盖安装在底部,再把上盖盖上,完成这个组装工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音圈马达的弹片弹力部由多个等弦波浪形弹性弦体均布于弹片边框组成,使得马达在驱动时受力均匀获得更强的稳定性,且该音圈马达的结构简单,使组装更加方便,提高音圈马达组装的合格率和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和底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和下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载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平板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与下盖剖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1-外壳;2-上盖;3-上平板弹片;4-垫片;5-磁铁;6-镜头载体;7-线圈;8-下平板弹片;9-下盖;10-底盖;11-端子;12-第一容置腔;13-第二容置腔;14-A凸台;15-B凸台;16-凸出块;17-上平板弹片外侧侧凸出端;18-A凹槽;19-B凹槽;20-C凹槽;21-孔;22-镜头载体底部凸出端;23-圆弧面;24-垫片凸出端;25-圆形通孔;26-弹力部;27-上平板弹片内侧侧凸出端;28-垫片内侧凸出端;29-镜头载体外表面凸出部;30-下平板弹片内侧侧凸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旭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旭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7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