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再生能源数据监测数据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8578.8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2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迪;蒋义新;李震;王薇薇;林茂多;韩随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曲志波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再生能源 数据 监测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采集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数据监测数据采集器。
背景技术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规定》,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包括太阳能、浅层地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截止到2010年4月,共组织实施了371 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111 个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21 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建设部要求所有项目的可再生运行数据需实时上传至建设部数据中心,并对采集内容和上传格式进行了定义。为了满足建设部数据上传的需求,我单位针对该领域开发了专门用于可再生能源数据监测的数据采集器。
由于建设部提出的采集内容涉及多类仪表,主要有:电表、热量表、温度计、流量计、太阳能辐照仪等。这些不同检测设备检测原理不同、测试数据格式不一致、向上传送及处理的方式不一样,需要用同一个数据采集器实现对这些不同检测设备的不同数据进行采集及分析,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数据采集设备多为RS485总线采集仪表数据,通过RS232接口上传至本地PC机,由PC机承担数据处理和数据上传的任务的方式;另有部分产品采用了工业型类产品进行改造,虽然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和上传功能,但由于其是采用各个不同的电路模块拼凑而成,其稳定性不适合长期不间断运行;还有一部分产品在电磁兼容性方面大多没有进行系统的考虑,具有抗干扰能力不强,可靠性低的缺点,满足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特别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数据监测系统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中对电磁兼容性方面的要求。基于本情况,本数据采集器依据导则要求,实现了对这些不同仪表的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处理与上传的功能,并充分考虑了该数据采集器需要在强电环境下长期运转的现实需求,在产品稳定性、抗干扰性及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该产品可对各类RS485仪表(水表、电表、热量表、温度计、流量计、太阳能辐照仪)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上传,并可按不同能耗数据分别上传到部级、省级、市级数据服务器上,可同时供不同地域的技术人员查看,满足技术人员对数据的不同要求。电磁兼容性方面,对该数据采集器进行了系统设计,抗电磁干扰设计,使该采集器电磁兼容性满足了导则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实现对不同的检测设备(水表、电表、热量表、温度计、流量计、太阳能辐照仪)的不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上传,通过网络的方式将采集到的不同能耗数据分别上传到部级、省级、市级数据服务器上,可同时供不同地域的技术人员查看,满足技术人员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实现数据的共享。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数据监测数据采集器,它包括ARM微处理器系统电路和与之连接的以太网接口电路、RS485总线接口电路、系统存储器电路、FLASH存储器电路和I2C总线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在ARM微处理器系统电路的I2C口通过I2C总线电路连接有片外时钟和电源监控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8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数装置、方法以及红外检测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