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8671.9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张继学;郑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水县华光市政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尚志峰 |
地址: | 072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进和优化结构的用于下水检查井的混凝土模块。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先的检查井均是采用普通砖修砌的,井体强度低、抗渗透性差、容易脱皮、结构疏松,容易造成井体下沉,影响路面质量,使用寿命短。相关技术中有多种构筑方便的模块,有一种用于构筑长方形墙体的模块包括上下两个面板和位于前述两个面板之间并连接前述两个面板的两个肋板,两个肋板和两个面板之间形成一个贯通的通孔,两个肋板分别与两个面板的端部形成两个半孔,当两块模块连接在一起时,相邻模块端部的半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拼接孔。上述相关技术中还详细限制了肋板和面板的形状和位置以提高模块的性能指数。然而,由于肋板中部缺乏支撑,肋板容易断,而其肋板的厚度也不宜过大,这就使肋板的承重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包括相平行的前板、后板,连接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且相平行的左肋板和右肋板,所述左肋板和所述右肋板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平行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所述左肋板和右肋板与所述前板和后板垂直,所述前板、左肋板、隔板和右肋板围成第一通孔,所述后板、左肋板、隔板和右肋板围成第二通孔,所述前板、左肋板和后板围成左半通孔,所述前板、右肋板和后板围成右半通孔,前一所述模块的所述右半通孔和后一所述模块的所述左半通孔可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第三通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板、左肋板、隔板和右肋板围成第一通孔,所述后板、左肋板、隔板和右肋板围成第二通孔,所述前板、左肋板和后板围成左半通孔,所述前板、右肋板和后板围成右半通孔,前一所述模块的所述右半通孔和后一所述模块的所述左半通孔可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第三通孔,大大减轻了模块的重量,便于搬运和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砌墙时可在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内灌注混凝土和防水砂浆,大大提高了整个检查井的强度和防渗性能,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在所述左肋板和所述右肋板之间还设置有隔板,可以增大所述左肋板和所述右肋板的强度,增强了模块的整体强度,降低了搬运时候模块被压碎或摔碎的几率,因而降低了破损率,使成本降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左肋板和所述右肋板的底端各设置有两个门洞,则所述门洞共有四个,所述左肋板和所述右肋板顶面设置有对应于四个所述门洞的四个凸起。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肋板和所述右肋板的底端各设置有两个门洞,则所述门洞共有四个,可以在砌筑墙体时在所述门洞中灌注混凝土和防水砂浆,进一步增大了墙体的强度,而且也进一步减轻了模块的重量,使搬运和安装方便,而且在砌墙时,所述门洞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中灌注混凝土和防水砂浆,从横向和纵向形成了网状的强度构件,大大提高了墙体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的中心连线为纵轴线,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中间位置处与所述纵轴线垂直并相交的轴线为横轴线,所述左肋板与所述右肋板关于所述纵轴线对称,所述模块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关于所述横轴线对称。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肋板与所述右肋板关于所述纵轴线对称,所述模块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关于所述横轴线对称,使模块结构匀称,强度均匀,美观实用,使砌墙时灌注的混凝土和防水砂浆分布均匀,从而使整个墙体强度均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四个所述门洞关于所述纵轴线以及横轴线分别两两对称。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所述门洞关于所述纵轴线以及横轴线分别两两对称,使模块结构匀称,强度均匀,美观实用,使砌墙时灌注的混凝土和防水砂浆分布均匀,从而使整个墙体强度均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门洞的深度,且所述门洞为弧形或拱形。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所述门洞的深度,且所述门洞为弧形或拱形,在拼接时可以使所述凸起插入所述门洞,准确定位,防止移位,使砌墙结构稳定,砌墙的质量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四个凸起上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筋的钢筋固定槽。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四个凸起上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筋的钢筋固定槽,就可以在砌墙时加入钢筋,大大增加了墙体的强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钢筋固定槽位于所述凸起的中间位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钢筋固定槽位于所述凸起的中间位置,使模块结构匀称,强度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水县华光市政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徐水县华光市政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8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