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泵多级串联输送尾矿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8776.4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9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文儒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梁洁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串联 输送 尾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泵多级串联输送尾矿的系统,属于矿山企业及冶炼企业尾矿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砂泵多级串联扬送在尾矿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冶炼及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中,都会产出大量的尾矿,尤其是在原矿品位低、选矿比高的矿山企业,尾矿量更大,这些尾矿必须集中堆存于尾矿库中。
很多的矿山企业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存在着长距离、高扬程输送尾矿的现象,输送距离长的有几公里甚至10多公里,输送扬程高的有100多米甚至200多米。然而,目前生产的尾矿输送砂泵单台能达到输送距离几公里,垂直扬程100多米的大流量砂泵还没有,所以,传统的做法是在尾矿输送沿线建二级或多级砂泵扬送站,如图1所示的第一级泵站100、第二级泵站200、第三级泵站300,通过砂泵接力,从第一级泵站100的尾矿恒压池101被泵送至第二级泵站200的尾矿恒压池201,再被泵送至第三级泵站300的尾矿恒压池301,等等,最后输送到尾矿库401。
由于每级砂泵站都必须有完整的尾矿输送系统,如砂泵房、砂泵和备用砂泵、事故排放池102、202,、302、通讯系统和三个班的操作人员。
因此,现有技术的弊端是,投资大,占地面积大,操作人员多,通讯联系不方便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泵多级串联输送尾矿的系统,其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操作人员少、通讯联系方便、便于维护。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砂泵多级串联输送尾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的每级砂泵都设有高压水封水泵;各级砂泵以串联的连接方式依次通过中间连接管而直接相连;仅在第一级砂泵的上游设置矿浆恒压池;第一级砂泵通过矿浆进浆管与矿浆恒压池内的尾矿浆联通;仅在邻近最后一级砂泵处设置应急事故处理池;最后一级砂泵处设有控制最后一级砂泵电机的转速以达到控制恒压池内的尾矿浆液面高度的变频控制器,最后一级砂泵通过输送管与尾矿库联通。
优选地,所述各级砂泵包括第一级砂泵、第二级砂泵、和第三级砂泵。
优选地,所述各级砂泵进一步包括第四级砂泵。
优选地,所述输送距离为1-10公里,在所述输送管道的转弯处或在所述输送管道的每隔200-300米处设置一水泥砼静桩,在所述输送管道的每隔10-15米处设置一管道固定支架,输送扬程为100-250米。
优选地,第一级砂泵是所述尾矿浆第一级加压后的压力达9kg/cm2的砂泵。
优选地,最后一级砂泵是出发压力达27-36kg/cm2的砂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多级砂泵站的砂泵集中到一个砂泵站,将多台砂泵相互串联起来使用,以达到提高矿浆的压力,从而一次扬送到尾矿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初期投资时建设多个砂泵站的费用;减少了砂泵站的占地面积;管理更方便,操作人员更少,操作维修更集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尾矿多级砂泵站的输送方法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砂泵多级串联输送尾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砂泵多级串联输送尾矿系统包括:矿浆恒压池1、矿浆进浆管2、第一级砂泵3、中间连接管4、第二级砂泵5、第三级砂泵6、传动电机8、变频控制器9、输送管10、尾矿库11、事故池12,另外还有高压水封水泵。
矿浆恒压池1内的尾矿从矿浆恒压池1经矿浆进浆管2进入第一级砂泵3,矿浆在第一级砂泵3内被加压,之后,经中间连接管4进入第二级砂泵5进行第二次加压,获得高压、高速的矿浆经中间连接管4进入第三级砂泵6继续加压,依此还可进行第三或第四级加压,之后达到本次尾矿输送所需的总压力,然后,经输送管10输送至尾矿库11,完成了本次尾矿输送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砂泵多级串联扬送在尾矿输送系统中的应用,它能很好地应用于矿山企业或冶炼企业长距离、高扬程的尾矿输送系统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砂泵串联加压的方式,使尾矿浆体获得一定的压力,从而一次性输送至尾矿库。
变频控制器9主要是用于控制最后一级砂泵电机的转速,以达到控制恒压池1内的尾矿浆的液面高度。
高压水封水泵主要是为了控制浆体不串入砂泵传动部位而损坏砂泵轴承体。
事故池12是事故应急时的储矿设施。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维修方便、减少占地面积、初期投资低的特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泵与泵之间过浆的中间连接管4通过焊接而牢靠连接。输送管10由于压力较高,管路较长,振动会比较大,需要在转弯处或每隔200-300米设置一个水泥砼静桩加以固定,同时每隔10-15米设置一个支架采用卡弧固定管道。高压轴封水的水质要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8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速监测仪
- 下一篇:流化床等离子气化垃圾装备及其气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