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接储能式制冷、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8923.8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精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4 | 分类号: | F25B2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储能式 制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酒/饮料进行制冷或制热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直接储能式制冷、热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了使饮料(酒、茶、啤酒、汽水及各种果汁等)具备更佳的口感,通常会根据需要对饮料进行制冷或制热,使得饮料降低或升高一定的温度而达到入口醇正的目的。
目前,对饮料进行制冷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将饮料瓶放入冰箱或浸泡于冰桶中进行冷却降低,而对饮料进行制热的方法则大多是将饮料倒出后再利用电热等设备进行加热升温。
上述现有的方式均能对饮料进行制冷或制热,然而,上述方式对饮料制冷或制热的效能较低,不能快速地对饮料进行制冷或制热,并且制冷或制热过程的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储能式制冷、热器,其能有效解决利用现有方式不能对饮料进行快速制冷或制热,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直接储能式制冷、热器,包括有主体,该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饮料的调温单元和用于装载储能液体的密闭储能室,该调温单元与密闭储能室彼此分离,密闭储能室环绕调温单元设置,并且该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密闭储能室中的储能液体进行加热或制冷的半导体动态制冷/热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温单元为容置杯,该密闭储能室环绕在容置杯的周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包括有外套筒、环形盖和前述容置杯;该外套筒设置于容置杯的外围,外套筒的下端与容置杯密封式安装连接,该环形盖密封式安装连接于外套筒的上端和容置杯的上端之间,并且该外套筒内壁面与容置杯外壁面之间保持有间隙而形成前述密闭储能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套筒包括有环形侧板以及于该环形侧板底端径向缩小延伸出的环形底板,该环形底板与容置杯密封式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杯包括有内套筒和底壳,该内套筒的底端密封式安装固定于环形底板的上表面,该底壳的上端密封式安装固定于环形底板的下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温单元为供饮料直接流经的管道,该密闭储能室环绕在管道的周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道呈螺旋状,并且该管道的进液口处设置有漏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温单元为供饮料直接流经的迂回的槽道,该密闭储能室环绕在槽道的周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温单元为供饮料置放的凹坑,该密闭储能室环绕在凹坑的周侧和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坑为多个并排设置的凹坑,环绕各凹坑的密闭储能室彼此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于主体上设置有密闭储能室,利用密闭储能室环绕调温单元设置并装载储能液体,在使用时,只需将饮料直接或间接通过容器置于调温单元中,储备在储能液体中的冷能量或热能量便会直接饮料中,并配合利用半导体动态制冷/热装置对储能液体进行继续制冷或制热,使得饮料快速降温或升温,有效提高了对饮料制冷或制热的效能,并且无需使用冰箱、电热等设备,产品使用非常地方便。
二、通过将外套筒设置于容置杯的外围,利用外套筒的下端与容置杯密封式安装连接,并配合利用该环形盖密封式安装连接于外套筒的上端和容置杯的上端之间而形成密闭储能室,产品结构简单,组装很很方便。
三、通过采用凹坑作为调温单元,并利用密闭储能室环绕在凹坑的周侧和底部,增大了热能或冷能的传递面积,使得饮料更加快速地升温或降温,进一步提高对饮料制冷或制热的效能。
四、通过采用管道作为调温单元,并配合利用密闭储能室环绕在管道的周侧,使得饮料从进液口流入后,储能液体的热能或冷能传递到管道中,使得饮料升温或降温后从出液口流出供人们直接享用,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放置有酒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精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精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8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