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次声波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9164.7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5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波;李守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建波 |
主分类号: | A01M17/00 | 分类号: | A01M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次声波 发生 装置 | ||
1.次声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声波发生装置包括电连接的调幅波信号发生电路和超声波振子(4),调幅波信号发生电路包括电连接的控制电
路、超声波发生电路、变频器(6)和功率放大电路;
控制电路,包括电连接的微处理器IC1、次声波信号输出电路、直流控制电压输出电路;
次声波信号输出电路,接收微处理器IC1的信号,输出次声波信号IP到超声波发生电路;
直流控制电压输出电路,接收微处理器IC1输出的0-5V的直流控制电压,放大后转换为0-10V的电压,输出至变频器(6)的输入端以控制变频器(6)的输出交流电频率;
超声波发生电路,包括振荡器、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电压跟随器和选通电路;
振荡器,用于产生40kHZ的正弦信号,将信号送入第一电压比较器,整形后得到超声波方波信号,超声波方波信号通过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形成一个正极性信号和一个负极性信号并输出;
第二电压比较器,接收经电压跟随器缓冲放大后输出的次声波信号IP,第二电压比较器将次声波信号IP的正半周信号转换为+15V方波直流电压,将次声波信号IP的负半周信号转换为-15V方波直流电压并输出;
选通电路,接收振荡器输出的正极性信号和一个负极性信号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的+15V和-15V方波直流电压,输出频率为40HZ的正极性脉冲信号INH和40HZ的负极性脉冲信号INL,输出至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其电源端经整流全桥接变频器(6)的输出端,用来接收选通电路输出的40HZ的正极性脉冲信号INH和40HZ的负极性脉冲信号INL,输出被次声波调幅了的高频信号,经变压器TR1后输送给超声波振子Z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声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声波发生装置还包括绝缘材料制成的锲状插杆(1),插杆(1)上设有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
控制电路还包括:
启动电路,与插杆(1)上的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连接,用以将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之间的接触电阻转换为电流信号,经微处理器IC1处理后控制变频器(6)的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声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输入电路、报警电路和显示电路;
输入电路,用来选择控制模式、次声波频率及工作时间,并将控制模式、次声波频率及工作 时间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IC1;
报警电路,用以当出现故障时发出声音报警;
显示电路,用来选择控制模式、次声波频率及工作时间。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次声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声波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3、电容C8、电容C9,微处理器IC1的P2.4口接电阻R13、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电容C9的一端和超声波发生电路,电容C8、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次声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控制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5、电容C6、电容C7和三极管Q1,电阻R11的一端接微处理器IC1的P2.5口,电阻R11的另一端经电容C6接地并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经电容C7接地并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变频器(6)并经电阻R15接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次声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由第一双运放器IC6的第一运放器与石英晶体M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和电感L1组成;
第一电压比较器由第一双运放器IC6的第二运放器与电阻R23组成;
电压跟随器由第二双运放器IC5的第一运放器与电阻R24组成;第二电压比较器由第二双运放器IC5的第二运放器与电阻R26组成;
选通电路由三极管Q4、三极管Q5与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建波,未经郝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91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