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同步器AMT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9216.0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6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军;葛帅帅;廖江林;程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10 | 分类号: | F16H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同步器 amt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尤其涉及一种单向同步器AMT。
背景技术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是对传统干式离合器和手动齿轮变速器进行电子控制实现自动换档的新式变速器。AMT的应用不但改善了AT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低、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而且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保留了AT和齿轮式传动的优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换挡的效率和动力性能。
现有技术的AMT自动变速器,依然沿用了传统同步器啮合传动的特点。目前的AMT中存在当相邻档位齿轮不是共同使用一个同步器时,此时档位的切换就需要使一个同步器脱离,另一个同步器啮合从而传递动力,这样就要控制两个同步器的移动;现有技术的AMT自动变速器在换挡时要经过离合器分离时间、摘空挡时间、选挡时间、换挡时间和离合器接合时间,因此换挡时间较长且控制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切换档时同时控制两个同步器移动的单向同步器AMT,该单向同步器AMT不但能保证动力的传递而且换挡时只需控制一个同步器,缩短换挡时间,从而换挡过程更加简便、快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单向同步器AMT,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倒档轴、同步器Ⅰ、同步器Ⅱ、单向超越离合器F1和单向超越离合器F2;所述输入轴上设有各档位的主动齿轮,各档位的主动齿轮包括一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和四档主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上设有与各档位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各档位的从动齿轮包括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和四档从动齿轮;所述同步器Ⅰ设置在一档从动齿轮和二档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同步器Ⅱ设置在三档主动齿轮和四档主动齿轮之间;所述单向超越离合器F1套在输入轴上,单向超越离合器F1的外圈固定于四档主动齿轮上,单向超越离合器F1的内圈与同步器Ⅱ固定连接;所述单向超越离合器F2套在中间轴上,单向超越离合器F2的外圈固定于二档从动齿轮上,单向超越离合器F2的内圈与同步器Ⅰ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同步器AMT具有如下优点:
1、单向同步器AMT只控制一个同步器,避免了脱挡和选挡的过程,从而减少了摘空挡时间和选挡时间;使得在动力切换的过程中换挡动力中断时间减少,换挡过程平稳,同时控制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工作在二档和四档时,油门松开,车辆自动进入滑行状态,可以节省油耗;而相对于现有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节油的技术方案在制动时不能反拖发动机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在制动时,可以通过减少或避免挂入二档、四档来实现反拖制动。
3、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同步器AMT只需在中间轴二档从动齿轮和输入轴四档主动齿轮上各安装一个单向超越离合器,无需在原有的AMT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上作出大的改动,因此,保留了原有AMT自动变速器的有利布局,又有利于国内变速器厂商的技术升级,所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便于控制的AMT自动变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五挡单向同步器AMT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输入轴; 2—输出轴; 3—中间轴; 4—倒档轴; 5—同步器Ⅰ; 6—一档主动齿轮; 7—二档主动齿轮; 8—三档主动齿轮; 9—同步器Ⅱ; 10—单向超越离合器F1; 11—四档主动齿轮; 12—倒档中间齿轮; 13—倒档主动齿轮; 14—同步器Ⅲ; 15—输出轴输出齿轮; 16—中间轴输出齿轮; 17—倒档输出齿轮; 18—四档从动齿轮; 19—三档从动齿轮; 20—二档从动齿轮; 21—单向超越离合器F2; 22—一档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9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孔钻机钻孔定位装置
- 下一篇:针床辅助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