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渣处理烟气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9714.5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9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文;孙玉成;张广庭;李富林;陈盈盈;李倩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柯林柯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杨颖;张一军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处理 烟气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渣处理烟气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渣处理是一种新型的炼钢熔渣处理技术,它把炼钢熔渣传统的开放式、静态缓冷、先冷却后破碎的处理工艺改进为密闭式、动态急冷、热态破碎处理工艺,不仅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处理后的成品渣易于磁选分离和直接利用,而且将渣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尘蒸汽通过烟囱集中排放,消除了传统渣处理工艺蒸汽弥漫、尘土飞扬的弊端。
滚筒渣处理装置根据转炉炼钢的工况,实行间歇式作业,每处理一炉钢渣大约需要10-20分钟,冷却10-15分钟后处理下一炉。渣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量约为20,000-60,000m3/h(标.干),温度为68-110℃,含湿量为13-15%,含尘浓度为185-769mg/m3(标.干),平均含尘浓度为400mg/m3(标.干)左右。
由于渣处理过程中烟气含湿量大,所含的粉尘为钢渣的超细粉,性质与混凝土类似,具有水硬性和胶凝性,如采用常规的干法除尘装置,如袋式除尘装置或滤筒式除尘装置,易产生板结,造成清灰困难,无法稳定运行。湿法除尘方法,如喷雾除尘或湿法静电除尘,不仅耗水量大,需要增设废水处理系统,而且由于效率低,不能满足现有的国家排放标准。目前的滚筒渣处理烟气未经净化处理,含尘浓度为185-769mg/m3(标.干),平均含尘浓度为400mg/m3(标.干)左右,大大高于国家现有的排放标准50mg/m3(标.干)。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筒渣处理烟气除尘装置,具有捕集效率高、节能、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有效解决滚筒渣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粘湿烟气除尘净化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筒渣处理烟气除尘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滚筒渣处理装置、烧结板除尘器和风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滚筒渣处理装置和烧结板除尘器之间安装了脱水器,脱水器的入口通过烟道与滚筒渣处理装置的出口相连接,脱水器的出口连接至烧结板除尘器的入口。通过脱水器可以有效地将烟气中的液滴及固体粗颗粒预先去除,保证了后端的烧结板除尘器的稳定运行。脱水器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弯头脱水器、旋流脱水器、叶片脱水器、重力挡板脱水器及丝网脱水器等,优选地,脱水器选用旋流脱水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采用了疏油疏水性能好的烧结板除尘器作为末端净化装置,烧结板除尘器的排放指标小于20mg/m3。烧结板除尘器中的核心过滤元件优选采用具有良好的疏油疏水性能且具有PTFE涂层的烧结板(也称为塑烧板)。烧结板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式安装,优选采用垂直方式安装。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风机采用了调速风机,可以根据滚筒焖渣过程中不同的阶段进行吸风量的控制,即在滚筒焖渣过程中,开启风机至设计风量进行烟气除尘,在滚筒冷却过程中,降低风机风量以至关闭风机,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优选地,调速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或液偶调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风机的出口与烟囱相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前面的概述还是下面的详细说明都是范例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对所主张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附图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理解,并入并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与说明书一起用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滚筒渣处理烟气除尘装置包括:滚筒渣处理装置1、烟道2、脱水器3、烧结板除尘器4、风机5及烟囱6。其中滚筒渣处理装置1通过烟道2连接至脱水器3的入口,脱水器3的出口与烧结板除尘器4的入口相连接,烧结板除尘器4的出口与风机5相连接,风机5的出口连接至烟囱6。
滚筒渣处理装置1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粘湿烟气在风机5的抽吸作用下,依次通过烟道2进入脱水器3中,经过脱水后的烟气进入烧结板除尘器4进行除尘净化,净化后的烟气通过风机5,并经烟囱6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柯林柯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柯林柯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97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