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箍耳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9732.3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3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子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发箍耳机结构,尤指一种可将耳机的信号传输线设于发箍内部,借助耳机与发箍的合一化结构,除能保有发箍的美观性外,更提供了耳机配置的适配性商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或个人数码产品日渐普及下,除带来无比的便利性外,更是娱乐与工作必需品;因此,观注于目前常见的多媒体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随身听甚至于智慧型手机等,所需搭配的各种电子配件,早已成为现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商品。
然而,不论是何种多媒体播放器或是智慧型手机,为了让使用者在不干扰旁人状况下聆听多媒体播放器所提供的音乐或是手机电话的沟通,耳机的配戴除可获得当然的便利性外,更是身处于公众广庭之下的一种礼貌;查及现今坊间耳机型式,其中较为常见不外乎是根据外形和功能分为头戴式与耳塞式两大类;然而,以头戴式耳机而言,主要由:一头带两端设有一对耳罩式耳机所组成,通过头带作支撑及夹合,虽可使耳机较不容易因使用者晃动而脱落;但,头戴式耳机往往由于体积较大,又加上头带结构外观较无美感设计;因此,较无法融合于使用者整体造型搭配与最重要的外携使用,故而受到使用上多重限制。
其次,耳塞式耳机其结构虽较小;但,耳塞式耳机又缺少类似头戴式耳机的头带结构作为支撑及夹合;因此,耳塞式耳机必然会因二导线自然垂吊、晃动造成使用困扰,不仅会妨碍行动,也容易使得导线缠扭打结,严重影响使用便利性。
是以,为求克服上述头戴式耳机体积大,缺乏美观性,及耳塞式耳机因两条垂、晃导线衍生使用者的不便,此乃为本实用新型亟待克服的问题外,更是所需讨论的主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讨论与分析,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耳机与发箍的合为一体结构的发箍耳机结构,一种发箍耳机结构包括有:一个发箍;一个信号传输线,设于发箍内部,其包括有一个信号输入线及与信号输入线电连接的第一传输线,该信号输入线于发箍一个末端处设有一个信号输入孔,该第一传输线其一端延伸出发箍外部并连接有一个耳机。
该第一传输线另一端延伸出发箍外部并连接有一个耳机。
一种发箍耳机结构,包括有:一个发箍;一个信号传输线,设于发箍内部,其包括有一个信号输入线及与信号输入线电连接的第一传输线,该信号输入线于发箍一个末端处设有一个信号输入孔,该第一传输线两端设有信号插孔,且两个信号插孔相对设于发箍两个末端处;至少两个第二传输线,该第二传输线一端设有接头,另一端连接有耳机,而第二传输线的接头插入第一传输线的信号插孔并电连接。
该发箍能设为剖槽,而该信号传输线能设置于剖槽中,且该发箍外部能进一步设有装饰带或饰品。
该信号输入线的信号输入孔能与一个信号连接线的接头相插接并电连接。
该信号输入线的信号输入孔能与一个无线信号传输器相接设并电连接。
本用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外部多媒体播放器(如:随身听、MP3播放器、智慧型手机等)连接的信号连接线的接头插入信号输入孔,进而提供使用者于配戴发箍时,即等于是同时配戴耳机,实施语言或音乐的聆听,达到实用上的便利性。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箍耳机结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箍耳机结构第一实施例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箍耳机结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箍耳机结构第二实施例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箍耳机结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箍耳机结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
1、发箍 11、剖槽 12、装饰带
13、饰品 2、信号传输线 21、信号输入线
211、信号输入孔 22、第一传输线 221、信号插孔
23、第二传输线 231、接头 3、耳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子芸,未经黄子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97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焊接作业管理的焊机、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机顶盒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