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9913.6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4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布素平;陆双桐;兴雁;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北京)核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G01T1/20 | 分类号: | G01T1/2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光 硫化锌 闪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闪烁器,具体涉及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
背景技术
硫化锌闪烁器是含有硫化锌多晶粉末并以适当形式组成的闪烁器。用来单独测量α粒子或在测量α粒子的同时可测量另一种粒子(如β)的闪烁器,可制成表面污染仪,在核电站、反应堆、放射医学、教学研究、环境等领域广泛应用。
现有用硫化锌闪烁器制成的表面污染仪,闪烁器与避光膜是分离的。如中核(北京)核仪器厂的FJ367型通用闪烁探头和BH3206型αβ表面污染仪,卫锋核仪器的WF-SM112-αβ表面污染检测探测器,卡迪诺科技贸易(北京)有限公司的表面污染测量仪,而ALOKA的TCS-232B α线表面污染检测仪还专门设有遮光膜破裂检测功能。避光膜要求要完全避光,同时又尽量薄(≤10μm),因为α粒子的穿透力极弱。现有避光膜存在下列问题:(1)没有专业生产厂家;(2)由于厚度极薄,在拿取过程中极易弯折,产生漏光点;(3)避光膜是镀铝薄膜,即将铝镀在极薄的有机膜上制成,使用时需要将薄膜安装在框架上或固定在闪烁器表面,铝的附着力差,表面不可用手触摸,否则镀铝薄膜产生漏光点报废。这些问题在实际组装仪器时造成不小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避光膜和硫化锌闪烁器合二为一的闪烁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它在硫化锌闪烁器的表面设置一层铝膜,在铝膜的表面设置一层有机保护膜;所 述的铝膜的质量厚度为1.2~1.6mg/cm2;所述的有机保护膜的质量厚度为0.3~0.5mg/cm2。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其所述的有机保护膜为聚氨酯水性漆。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其所述的聚氨酯水性漆直接涂覆在铝膜的表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其所述的铝膜直接镀在硫化锌闪烁器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硫化锌闪烁器表面直接镀有铝膜,在铝膜表面还加有机保护膜。在确保符合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避光,并且增强了铝膜附着力,表面可用手触摸,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将避光膜与闪烁器合二为一,消除了两者之间的间隙,减少α粒子到闪烁器的距离,省去安装或固定铝膜,同时增加了保护膜,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简化了仪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R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有机保护膜,2为铝膜,3为硫化锌闪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3,其在硫化锌闪烁器3的表面镀一层铝膜2,该铝膜2的质量厚度为1.2~1.6mg/cm2(例如:1.2mg/cm2、1.4mg/cm2或1.6mg/cm2)。同时,在铝膜2的 表面涂覆一层聚氨酯水性漆作为有机保护膜1,该有机保护膜1的质量厚度为0.3~0.5mg/cm2(例如:0.3mg/cm2、0.4mg/cm2或0.5mg/cm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避光膜的硫化锌闪烁器3制作过程如下:
通过真空镀膜的方法将铝直接镀在硫化锌闪烁器3表面,铝膜2的质量厚度为1.2~1.5mg/cm2,其作用是避光,要求完全遮挡可见光,又尽可能薄,减少对α粒子的阻挡。
由于铝膜2附着力差,表面不可触碰,否则漏光无法使用,所以再在铝膜2表面均匀地涂覆一层聚氨酯水性漆做保护,即有机保护膜1,有机保护膜1质量厚度为0.3~0.5mg/cm2,静置干燥即可。有机保护膜1的作用是保护铝膜2,增强铝膜2的附着力,使避光膜表面可以触碰,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同样使用于硫化锌闪烁器,其在性能上能满足使用,指标不低于用独立避光膜和硫化锌闪烁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北京)核仪器厂,未经中核(北京)核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9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