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电作业距离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0265.6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丁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距离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近电作业距离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路施工过程中,采用线路T接的方法作为线路分支非常常见。目前在已发电的线路上进行线路T接施工采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线路停电进行T接施工,另一种为近电(带电)T接施工。采用停电T接施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但是线路停电施工不仅影响供电可靠性也对用户用电造成影响;采用近电(带电)T接施工虽无上述的缺点,但施工作业人员也需要近电作业,按照10kV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分支线路高压与高压之间横担距主干线横担的距离为0.6米(不满足要求可不要),可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5.1.2要求在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m。在近电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时刻保证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采取设专人监护的方法,提醒工作人员保持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在杆塔上工作只能凭感觉,给安全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电作业距离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情况下电力工作人员在进行近电距离作业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电作业距离控制装置,包括:卡装板,具有与电线杆的外径相适应的内孔;支板,设置在卡装板上;绝缘板,支撑在支板的上端,并具有适于电线杆穿过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卡装板包括可开合的第一卡装板和第二卡装板,第一卡装板与第二卡装板具有对称的半圆形凹槽以形成所述内孔。
进一步地,第一卡装板的两端与第二卡装板的两端均通过可拆卸的卡扣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卡装板的两端和第二卡装板的两端均具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孔,第一卡装板与第二卡装板的相邻端之间通过穿过螺孔的螺栓相连,以形成所述卡扣机构。
进一步地,绝缘板包括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支板包括分别支撑在绝缘板的两侧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具有相互对称的形成第一通孔的半圆形凹槽。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板的外侧与第一支板的上端铰接,第一绝缘板的外侧与第二支板的上端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板的外侧通过第一合页与第一支板的上端铰接,第一绝缘板的外侧通过第二合页与第二支板的上端铰接。
进一步地,卡装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绝缘板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卡装板上的支杆和设置在支杆上端的支撑板,支撑板具有适于电线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支撑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具有对称设置的半圆形凹槽,以形成第二通孔,支杆包括位于支撑板下方的两侧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
进一步地,卡装板和支撑板均为绝缘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距离控制装置,通过具有与电线杆的外径相适应的内孔的卡装板,以及由支板支撑的绝缘板,可以起到保障作业人员在近电作业安全的效果,不但对杆上作业人员起到警示的作用,为杆下监护人提供监护依据,同时进一步的消除了安全隐患。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近电作用距离控制装置的使用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近电作用距离控制装置的使用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电作业距离控制装置,包括:卡装板10,具有与电线杆的外径相适应的内孔;支板20,设置在卡装板10上;绝缘板30,支撑在支板20的上端,并具有适于电线杆穿过的第一通孔。
卡装板10包括可开合的第一卡装板11和第二卡装板12,第一卡装板11与第二卡装板12具有对称的半圆形凹槽以形成内孔。第一卡装板11的两端与第二卡装板12的两端分别均通过可拆卸的卡扣机构7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0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保健罐
- 下一篇:锚桩结构陶瓷太阳能集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