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1325.6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2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凯;张向阳;王定;闫俊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原始的鼠标控制到今天的触摸屏控制,显示器控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各大电脑和手机商家争先恐后使用触摸屏,以便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具体地,现有触摸屏的结构包括触控感应器(Sensor)和设于触控感应器上表面的装饰层(LENS),所述装饰层的尺寸大于触控感应器的尺寸,所述触摸屏在与其它部件例如机架组装时,现有触摸屏采用外置的组装方式,直接将触摸屏安装在机架(Housing)上,然后通过背胶粘贴安装在机架上。但是,这种安装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背胶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例如高温、冷冻条件下,会导致其粘性降低,甚至完全消失,进而导致触摸屏与机架之间无法固定,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所述触摸屏采用外置方式安装在机架上时,粘结触摸屏和机架的背胶的粘性会降低或消失,进而导致触摸屏与机架之间无法固定,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包括触摸屏和装设触摸屏的机架,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控感应器和设于触控感应器上表面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边缘位于触控感应器的边缘之内,所述机架上设有凹槽和定位支架,所述触摸屏收容于凹槽内,触控感应器的上表面与凹槽接触,下表面与定位支架接触。
进一步,所述凹槽与触摸屏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所述触控感应器的上表面与凹槽的台阶接触,并在相互接触的表面设有背胶。
进一步,所述触控感应器的上表面与装饰层之间设有结合的粘结剂。
进一步,所述粘结剂的材料为光学导电胶或紫外光固化胶。
进一步,所述定位支架上设有用于紧固件穿过的固定孔,定位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机架上。
进一步,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或螺栓。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触摸屏的功能按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屏幕显示装置,所述装饰层的边缘位于触控感应器的边缘之内,即所述装饰层的尺寸小于触控感应器的尺寸;当触摸屏收容于机架上的凹槽内时,其触控感应器的上表面与凹槽接触,下表面与定位支架接触。因此,所述触摸屏位于凹槽和定位支架之间,通过下表面的定位支架和上表面的凹槽共同来加强固定,实现了触摸屏不易脱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屏显示装置中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屏显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包括触摸屏1和装设触摸屏的机架2,所述触摸屏1包括触控感应器11和设于触控感应器上表面的装饰层12,所述装饰层12的边缘位于触控感应器11的边缘之内,所述机架2上设有凹槽21和定位支架22,所述触摸屏收容于凹槽21内,触控感应器11的上表面111与凹槽21接触,下表面112与定位支架22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屏幕显示装置,所述装饰层的边缘位于触控感应器的边缘之内,即所述装饰层的尺寸小于触控感应器的尺寸;当触摸屏收容于机架上的凹槽内时,其触控感应器的上表面与凹槽接触,下表面与定位支架接触。因此,所述触摸屏位于凹槽和定位支架之间,通过下表面的定位支架和上表面的凹槽共同来加强固定,实现了触摸屏不易脱落的效果。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凹槽21与触摸屏1的形状相适应,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强触摸屏和机架之间的固定强度,增强触摸屏的稳定性。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触控感应器11的上表面111与凹槽21的台阶211接触,并在相互接触的表面设有背胶,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强触摸屏和机架之间的结合强度,减小触摸屏脱落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1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硝基甲苯生产中废酸浓缩工艺的硝酸预浓缩方法
- 下一篇:茶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