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高压设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1972.7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0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田;李金胜;彭奕亮;连辉;徐茂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2D27/4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高压 设备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设备支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针对变电站中单根设备支架柱子与管桩一体化的新型结构形式。
背景技术
在现有变电站中,所有的变电站高压设备支架与基础的连接形式,绝大部分采用设备支架伸进混凝土杯口基础中,用二次灌浆的方式,使设备支架与基础连接;少部分采用设备支架(仅指钢管杆)与基础预留螺栓连接,设备支架下端设置抗剪力键,现场将剪力键用二次灌浆的方式,埋入基础混凝土中,形成铰接连接。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膨胀土场地、软弱场地以及液化场地等需做预制桩基的工程,按照预制桩+承台+设备支架的形式,可以满足工程需要。但是,这种方案施工工序多,工序间隔时间长,费用高而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更好、更便、更快地在变电站中施工安装高压设备支架,针对目前的插入式连接、螺栓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接将单柱与管桩一体化设计的形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柱及位于单柱下部的桩基,所述的单柱和桩基为一体结构。
所述单柱的直径为300-400mm,桩基的直径为350-400mm。
所述的桩基为管状基础,壁厚为45-5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取消了常规的基础及基础垫层,即省去了柱与基础连接的二次施工环节,节省时间。
2、一体化构件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机械化施工,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3、高压设备支架不易沉降,为确保变电站正常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前提条件。
4、有利于现场文明施工,符合“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单柱1及位于单柱1下部的桩基2,上述的单柱1和桩基2为一体结构。
上述单柱1的直径为300-400mm,桩基2的直径为350-400mm,且桩基2为管状基础,壁厚为45-55mm,而单柱1也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环形杆,钢筋混凝土环形杆为工厂预制构件,经离心成型,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其钢筋采用非预应力钢筋。而且,单柱1的顶标高按照高压设备底座设计要求确定,底标高为室外地面;管桩2的顶标高为室外地面,底标高按照地质条件情况确定。
在预制厂,按照设计的长度、管内外径以及数量,将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经过离心、养护等工序,制作完成,运至变电站现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1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冷却炉头电极导电板
- 下一篇:一种PTC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