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装机构及其计算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2041.9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2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亨;赖彦璋;李佳鸿;林力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孙怡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机构 及其 计算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机构及其计算机装置,尤指一种可稳固卡扣电池模块,又具有施力轻巧且使用简单方便的组装机构及其计算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电池组装一直是机构设计上很大的挑战。随着科技进步,短薄短小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或便携式电子装置)即为其结构设计的主流趋势。为了使电池模块可以稳固地组装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中,电池模块的固定结构往往相当复杂,其亦占用笔记本型计算机庞大的结构配置空间。电池模块的传统固定结构搭配弹力较大的卡合弹簧,以使电池模块有足够的支撑力可固定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内,相对地使用者在卸除时则需耗费较大的力量。此外,藉由传统的固定结构,电池模块先斜向插入壳体的容置空间,待电池模块的定位结构与壳体的定位孔接合后,再转动电池模块以使其与壳体表面平行,最后下压电池模块以完整置入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如此一来,传统固定结构的操作过程相当复杂,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可稳固卡扣电池模块,又具有施力轻巧且使用简单方便的固定结构,即为现今机构产业的重点发展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稳固卡扣电池模块,又具有施力轻巧且使用简单方便的组装机构及其计算机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装机构,用以固定一电子模块于一壳体内,该组装机构包括一止动件,该止动件以可枢转方式设置于该壳体的一转轴部,该止动件包括一主体,该主体具有一接合部,且该主体藉由该接合部以枢接至该转轴部;该止动件还包括一限位部,该限位部设置于该主体的一端,该限位部用来穿透该壳体的一开孔,以卡合于该电子模块的一限位孔;以及一驱动部,该驱动部设置于该主体的另一端;该组装机构还包括一推动件,该推动件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壳体,该推动件用来推动该驱动部以转动该主体,以使该限位部自该限位孔脱离。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驱动部为一板状结构或一凸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推动件包含有一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用来相对该驱动部滑移,以藉由该驱动部转动该主体。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组装机构还包含有一弹性组件,设置于该止动件的该主体,该弹性组件用来驱动该限位部卡合于该限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弹性组件为一拉伸弹簧或一扭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止动件还包含有一推抵部,设置于该主体上,该推抵部在该限位部脱离该限位孔时,受该主体的旋转驱动而推压该电子模块相对该壳体滑移。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驱动部与该接合部的一距离实质上大于该推抵部与该接合部的一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推动件包含有一滑块,该滑块用来推压该电子模块的一卡合部,以使该卡合部脱离该壳体的一卡合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装置,该计算机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转轴部,该壳体的一侧壁形成一开孔;该计算机装置还包括一电子模块,该电子模块以可卸除方式安装于该壳体内,该电子模块具有一限位孔;该计算机装置还包括一组装机构,用以固定该电子模块于该壳体,该组装机构包括一止动件,该止动件以可枢转方式设置于该转轴部,该止动件包括一主体,该主体具有一接合部,且该主体藉由该接合部以枢接至该转轴部;该止动件还包括一限位部,该限位部设置于该主体的一端,该限位部用来穿透该开孔以卡合于该限位孔;以及一驱动部,该驱动部设置于该主体的另一端;该组装机构还包括一推动件,该推动件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壳体,该推动件用来推动该驱动部以转动该主体,以使该限位部自该限位孔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装置可利用组装机构以简便的方式组装及卸除电子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机构具有自动退出功能,可在解除电子模块相对壳体的拘束时,同时将电子模块推出壳体外,以便使用者拿取电子模块。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机构还具有操作省力以减少操作错误,以及结构精简不占用壳体内配置空间的优点,故可有效提升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2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机构在不同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与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机构在不同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2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栈式固态电解电容器
- 下一篇:瓦斯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