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角度电动螺丝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2399.1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4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清;余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电动 螺丝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角度电动螺丝刀,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活中总是能遇到螺丝安装在死角或者特殊的环境当中,导致一般普通的螺丝刀不能够正常工作。目前市场上已有多角度电动螺丝刀若干款,但是产品都存在着共同的缺陷,即工作角度局限性较大,实际应用中无法实现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工作。此外,绝大多数电动螺丝刀都采用电动机轴与改锥头连接的方案,这样虽然可以较大的传输动力,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改锥前端将变得粗大而笨重,实际使用时不够方便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以差动齿轮为模型经过改进将差动轮系与定轴轮系相结合,锥齿轮动力传输方向的90°改变,同步带轮与轴组合可以更高精度、更容易地控制转动方向,将复杂的双锥齿轮协调控制转向简化为单个同步带轮控制,这样不但易于操作,而且还达到全角度控制的目的。同时在如何解决动力传输问题上更是采用高效稳定的同步带传动方式,使得整体的稳定性、实用性加强。在动力安装位置的设计上采用动力后置使得螺丝刀头部运动更加灵活,在整体上节省了空间使本产品更加小巧轻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电机20通过电机固定板19连接在外壳21上,电机20的输出轴连接有锥齿轮四18,同步带轮固定轴17的一端也连接有锥齿轮一1,锥齿轮四18与锥齿轮一1啮合带动同步带轮固定轴17转动,同步带轮固定轴17上固定连接有同步带轮一2,同步带轮一2通过动力传输同步带4与同步带轮二5相连接,同步带轮二5与锥齿轮二7固定连接,锥齿轮二7与锥齿轮三8相啮合,锥齿轮三8通过固定件10连接有可替换改锥头9,锥齿轮三8与带螺纹孔套筒12固定连接,带螺 纹孔套筒与固定改锥头的转动轴6螺纹连接;固定改锥头的转动轴6上还固定有同步带轮三13,同步带轮三13通过改锥头角度调节同步带14与手轮固定轴15上的同步带轮四16相连接,手轮固定轴15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改锥角度的手轮3。
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差动与定轴轮系的机构,角度更易控制;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的传动更加稳定、高效;锥齿轮可较好的实现动力的转向。改锥头全角度控制、动力后置的特性使得该产品适用于更加广阔的工作环境中。相比较于市面上的电动螺丝刀更具有优越性,其特点主要体现于锥头全角度调节,适应于更加广阔的工作环境中,动力后置。采用差动轮系与定轴轮系相结合后的新机构,解决了电动改锥动力的变向传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输组件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螺丝刀头组件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杆组件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组件结构图
图中:1、锥齿轮一;2、同步带轮一;3、手轮;4、动力传输同步带;5、同步带轮二;6、固定改锥头的转动轴;7、锥齿轮二;8、锥齿轮三;9、可替换改锥头;10、固定件;11、连接螺钉;12、带螺纹孔套筒;13、同步带轮三;14、改锥头角度调节同步带;15、手轮固定轴;16、同步带轮四;17、同步带轮固定轴;18、锥齿轮四;19、电机固定板;20、电机;21、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2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手柄
- 下一篇:汽爆机中的蓄能式开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