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接同轴电缆的L29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2883.4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0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武向文;赵鹏森;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13/5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电缆 l29 型插针 接触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配接同轴电缆的L29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
二、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功率容量大、低损耗、低交调的天馈线缆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因此1-5/8”同轴电缆在信号传输系统中使用量与日俱增。同时天馈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均在野外进行,因此便于野外安装的连接器也是天馈系统选用连接器时的首选。
目前1-5/8”同轴电缆可根据外导体的形状分为波纹管和光滑管两大类。但是由于不同电缆生产商所生产的1-5/8”波纹电缆尺寸都有所差异,而光滑管在外形上与波纹电缆更是有较大的不同。因此,虽然都是1-5/8”的同轴电缆,但是由于电缆尺寸的差异和连接器结构限制,基本上不同生产商生产的电缆都需要有一种连接器与之对应。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可以同时配接光滑管和波纹管两种不同类型电缆的连接器。
L29、N型连接器以其连接可靠(螺纹式连接)、结构坚固稳定、功率容量大、耐高压、低损耗等优越特点而成为大功率容量、低损耗、低交调的天、馈线缆研制,开发时的首选界面
现有配接1-5/8”同轴电缆的L29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组成部分繁多,零件的加工、装配难度大,大批量生产时质量稳定性较差,这样不但使得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增大,更不适合野外的安装和更换。
综上所述,目前配接1-5/8”同轴电缆的L29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存在明显的不足,而本专利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本专利产品既能实现野外的快速安装,而且在基于配接光滑管1-5/8”同轴电缆的同时也可配接多种波纹管1-5/8”同轴电缆。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配接同轴电缆的L29型插孔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其零部件少,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并且可实现快速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配接同轴电缆的L29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内导体,所述的内导体的一侧设置有卡圈,另一侧设置有绝缘支撑件,卡圈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的形状为爪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 便于野外安装
由于天馈系统的安装、调试均在野外进行,而且位于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铁塔上,为了便于野外安装,首先就应尽可能减少连接器的组成部分,因为组成部分太多会给连接器和电缆组件正常的安装和更换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就是要使用简单可靠的连接方式,像焊接等方式均不能采用。本专利产品采用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两体结构,将连接器因组成部分太多而造成安装混乱的程度减到最低;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装接方式,只要使用两只扳手就可以安装,因此特别适用于野外安装操作;
2、 电缆连接简单可靠
该连接器配接电缆后整个电缆组件的连接十分可靠,而且电气性能优良,电缆组件的野外使用寿命可达10年,使得用户无任何后顾之忧。
3、 独特内部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设计,巧妙的利用轴向错位补偿和径向阻抗匹配等方法使其在最短的长度范围内,获得最优化的电气性能,同时采用新型的绝缘介质材料和独特内部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专利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机械性能和三阶交调。
四、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绝缘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导体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外导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配接电缆后的示意图。
图中,1-绝缘支撑件,2-外导体一,3-内导体,4-卡圈,5-弹簧片,6-密封件,7-外导体二,8-电缆外导体,9-连接器,10-电缆。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9:一种配接同轴电缆的L29型插针接触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内导体3,所述的内导体3的一侧设置有卡圈4,另一侧设置有绝缘支撑件1,卡圈4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片5,所述的弹簧片5的形状为爪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2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