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与风能互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2987.5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4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延生;胡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风能 互补 电动汽车 充电站 用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与风能互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必将成为今后中国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然而,电动汽车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电动汽车充电站则是主要环节之一,必须与电动汽车其他领域实现共同协调发展。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常规的电力部门的电源,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1.高速路上偏远地区没有电源;2.电力部门限电或检修都可以让充电站运营暂时瘫痪;3.运营成本高。以上因素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与风能互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源系统,能自动实现太阳能和风能的有效利用,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与风能互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将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与整流器相接的智能控制系统、与智能控制系统相接的充电站蓄电池组合、与充电站蓄电池组合相接且需要快速充电的负载一、与充电站蓄电池组合相接的逆变器以及与逆变器相接且只需普通充电的负载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均与整流器相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监控机、用于采集充电站相关环境数据的环境参数监测子系统、连接有火灾探测器和报警器的安防子系统、用于构建无线通信数据交换网络的遥测遥控子系统、以及用于监控充电站蓄电池组合储能总量和充电状况的电池监控子系统;所述环境参数监测子系统、安防子系统、遥测遥控子系统、电池监控子系统均与所述上位机监控机相接。
上述一种太阳能与风能互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负载一为直流负载。
上述一种太阳能与风能互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源系统,其特征是:负载二为交流负载。
上述一种太阳能与风能互补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源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位机监控机为HMI人机界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太阳能与风能互补发电作为充电站的电源,当太阳光充足的时候用太阳能发电,不足的时候用风能发电,这样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充电。这种协调互补的电源系统既解决了偏远地区电源短缺问题,又不受电力部门的检修限电的制约,同时也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运营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太阳能电池板; 2-风力发电机; 3-整流器;
4-智能控制系统; 5-负载一;
6-充电站蓄电池组合; 7-逆变器; 8-负载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风力发电机2、将太阳能电池板1和风力发电机2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3、与整流器3相接的智能控制系统4、与智能控制系统4相接的充电站蓄电池组合6、与充电站蓄电池组合6相接且需要快速充电的负载一5、与充电站蓄电池组合6相接的逆变器7以及与逆变器7相接且只需普通充电的负载二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和风力发电机2均与整流器3相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4包括上位机监控机、用于采集充电站相关环境数据的环境参数监测子系统、连接有火灾探测器和报警器的安防子系统、用于构建无线通信数据交换网络的遥测遥控子系统、以及用于监控充电站蓄电池组合6储能总量和充电状况的电池监控子系统;所述环境参数监测子系统、安防子系统、遥测遥控子系统、电池监控子系统均与所述上位机监控机相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载一5为直流负载。
本实施例中,负载二8为交流负载。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监控机为HMI人机界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2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